A05:郊野大地
     
本版列表新闻
上海首个民办抗战博物馆开馆~~~
上海首个民办抗战博物馆开馆~~~
上海首个民办抗战博物馆开馆~~~
上海首个民办抗战博物馆开馆~~~
上海首个民办抗战博物馆开馆~~~
     
2018年12月15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首个民办抗战博物馆开馆
400多件展品
讲述崇明14年抗战历史
范洁 丁沈凯
  本报讯(记者 范洁 通讯员 丁沈凯)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当天,上海首家民办抗战博物馆——崇明抗战博物馆开馆,400多件展品全方位讲述崇明14年抗战历史。

  在印有亲人名字的崇明抗战英烈墙前,烈士后人久久驻足凝视。位于崇明竖新镇,面积500平方米,400多件展品涉及武器、旗帜、证章、地图、报刊、书籍、信件等各种珍贵史料,其中十多件为国家一、二级文物。

  “崇明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反抗日军侵略最激烈和日军屠杀民众最残酷的地区之一,崇明抗战博物馆是一面历史的镜子,展示日军在崇明岛的暴行,也让观众了解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崇明各界人士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74岁的博物馆法人姚志修,是崇明竖新镇跃进村人,1944年在他出生前3个月,其父在崇明抗日斗争中牺牲。但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他都不知道父亲是一名抗日烈士,直到成年以后才收到了父亲的烈士证明。

  姚志修毕业于清华大学核物理专业,1978年我国恢复研究生制度后他又赴英国攻读生物医学工程,获硕士和博士学位。尽管学术繁忙,但只要一有时间,他就会去关注和研究中国抗战历史。一次在山东农村考察中,他看到全村人自发集资筹办抗战纪念馆,产生极大触动:“我何不也办一个这样的纪念馆,记录下家乡的抗战史?”

  三年前,姚志修与周雄凯相识,周雄凯的家距离崇明竖河镇大烧杀遗址不到50米,从小听长辈们讲述日军的暴行和崇明抗日游击队的英勇,20年前,他开始四处收集与崇明抗战有关的实物和资料,小到一个子弹壳、一张良民证,大到几十公斤的炮弹,多年来藏品已达上万件。

  姚志修和周雄凯一拍即合,当即决定由姚志修出资,周雄凯提供展品,共同筹建一个抗战博物馆。三年来,紧锣密鼓的筹备也得到各界关心支持,崇明文化界名人龚家政撰写文字介绍。今年,姚志修获得市民政局颁发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崇明抗战博物馆也成为上海首个民办抗战博物馆。姚志修和周雄凯等人商议决定:将博物馆开馆日期定在第五个国家公祭日当天。“今后,崇明抗战博物馆将免费对外开放,面向全社会有偿或无偿征集崇明抗战遗物,并以捐赠者名义展示。”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郊野大地
   第A06版:读者之声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跨界
   第A10版:聚焦/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话题·广告
   第A12版:专版
   第A13版:专版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夜光杯
   第A16版:新民财经
   第A17版:新民财经/理念分享
   第A18版:股市大势/新民财经
   第A19版:新民财经/家庭理财·广告
   第A20版:金色池塘
   第A21版:金色池塘/晚晴风景
   第A22版:长命百岁/金色池塘
   第A23版:金色池塘/银发社区
   第A24版:广告/新民健康
郊区看病难?调研组就诊亲测
400多件展品 讲述崇明14年抗战历史
沪郊蔬果穿“冬衣”
浦东优质农产品直通进社区
长三角锣鼓书会书新场古镇
新民晚报郊野大地A05400多件展品
讲述崇明14年抗战历史
2018-12-15 2 2018年12月1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