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12月2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随笔
保健品诈骗
邵宁
  邵 宁

  81岁的父亲车祸去世,女儿第一次进入父母的“秘密房间”,顿时气炸了:“钱花光了,人也没了,留下一屋子的保健品!”本报新媒体和官微昨天报道的这则新闻,让人震惊。老人屋子的橱顶上、床上、地上都是整盒整箱的保健品,而且大部分都未拆封。“老夫妻俩十几万元积蓄,在近五年内,全部都用来买保健品了!父亲出事后,我们还接到了好几个催款电话!”市民柴女士欲哭无泪。

  这些“治不好,也吃不死”的保健品,是如何来到柴女士父母家中的?可以想象,一个又一个满脸堆笑的推销员,一口一个“阿爸”“姆妈”,亲热地搀着他们前去“开会”、听讲座;一家又一家保健品公司,请老人参加免费体检、免费旅游,在会场里集体喊口号、唱歌;一位又一位“老医生”、专家,一把脉就指出他们患有各种慢性病,只要服用某某公司的高科技或纯天然保健品,就能百病全消……

  在“感情牌”“免费牌”“健康牌”“高科技牌”的集中轰炸下,老人们很快被“洗脑”,乖乖落入了保健品的陷阱。这些保健品成本只有几元、几十元,甚至只是糖果,却卖出了几百元、数千元一盒的高价。

  这是什么行为?这是诈骗!

  曾经有人认为,因为老人寂寞孤独,那些保健品推销员才趁虚而入。其实不然。我们调查发现,很多老人的子女都很孝顺,但老人就是不听劝,瞒着子女买保健品。就像柴女士父母的“秘密房间”,从来不让子女进入。这说明老人也知道不该买这么多保健品,但已经无法自拔。而保健品公司组织严密,谙熟心理,手法熟练,老人怎能抵御?不是老人太糊涂,而是骗子套路深!

  无疑,针对老年人的保健品推销已成了一大公害。很多网友在这篇报道下面留言:不能只教育老人家怎么做,政府应该出手整治。的确,保健品的质量、价格、销售,应纳入严格的市场监管。如果存在违法行为,则应由公安部门处理,触犯法律的,则坚决予以法律制裁。

  近两年来,警方对于电信诈骗的打击力度不断增大,有效遏制了这一犯罪的高发势头。希望政府各有关部门能够联手出击,像打击电信诈骗一样打击保健品诈骗,清除这一侵害老年人的毒瘤。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广告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2018年终盘点特别报道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广告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广告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汽车周刊
   第A20版:车界车市·专题/汽车周刊
   第A21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专题
   第A22版:专版/汽车周刊
   第A23版:汽车周刊/专版
   第A24版:专版/汽车周刊
   第ZF01版:中缝4-21
蜡梅暗香浮动
一起寻找“衡复风貌区记忆”
今冬第二场雪要来了
为90.62万人帮困送温暖
保健品诈骗
申城迎新活动精彩纷呈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6保健品诈骗 2018-12-26 2 2018年12月2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