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1月01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见面亲和背后热
童孟侯
  童孟侯

  到外地开了几次会,碰到了好几个二三十岁的年轻朋友,我很快发现,他们和我结识之后几乎不和我说话交流,无论是开会、讨论、坐车、吃饭,都低头看手机,有的看小说,有的回短信,有的编辑一些文字,我坐在他们边上就像无影。奇怪,我冒犯他们了?还是他们对我不屑一顾?

  终于要分手了,没料到他们立刻跑到我跟前:童老师,加个微信吧。我心里想,跟你这种只讲过一两句话的人成为“朋友圈”有意思吗?哪怕只有深入交谈过一次的“一次性”朋友,也许还会叫人久萦于怀。但是他们要加,我又不能拒绝,加就加吧。

  哪里晓得搭乘高铁刚刚到家,他们的微信跟踪而来:童老师,您到家了吗?一切平安吧?结识您真高兴,我已经在吃晚饭了,干煎带鱼,美味到爆!

  我就思忖:当面碰到我那么冷淡,在见不到人的微信里却变得热情洋溢,换了个人似的。很快,年轻人的第二条第三条第四条微信接踵而至:童老师,发20首中国古典琵琶曲给您,慢慢欣赏,节日快乐,等你的回音……童老师,我推荐你到浙江一家民宿去,特别幽静,自驾去最好,地址我马上发给您……

  来而不往是没礼貌的,于是我也发微信过去……就这么一来一往,起码十几二十条才“晚安”。

  半月之后,我在一个画展中又碰到了其中一位年轻微友,我故意坐到她边上提醒说:我是童孟侯,你好。她轻轻点头说:童老师好。接着,她又忙着看手机,我又不存在了。

  这是什么怪脾气啊?这怪脾气还不是两三个年轻人有,很多都是这样!难道这就是流行开来的“手机性格”?有趣的是:年纪大的人好像跟他们大不同了,尤其是老邻居老同事偶然碰到,那真是热情爆棚,拉着手,拍着肩,什么三级医院专家门诊,什么学区房补课班,什么小黄车乱丢老公房装电梯……家长里短,国内国外,地球外空,站在菜场门口要聊上十来分钟,仿佛终于碰到了,终于可以一吐为快了!可是,这些老邻居老同事一旦分了手就像陌生人似的,不写信,不打电话,不通手机,也不上门拜访。

  我去请教一位风趣的散文家:老兄,这些年轻人的做派为何跟年老的正好相反?是不是他们不擅言谈呢?就像谈恋爱时说不出什么肉麻的话,一旦写起情书来却得心应手滔滔不绝?

  散文家反问:当下还有什么比手机有更大能量更大吸引力?打车、乘地铁、骑共享单车、付水电费、叫外卖、加购物车、通电话、私家车导航、视频聊天、看小说、赏图画、写文章……能够用手机解决问题,为什么还要坐下来反复交谈?难道你比手机更万能?小青年和你结识后不是故意冷落你,实在是没有空,实在是不想浪费时间嘛。

  我回答散文家:你的意思是说当面冷若冰霜背后热如火山反而是一种进步?老人们的“见面亲”要淘汰啦?好吧,我要跟上步伐,今后结识年轻朋友一定是不淡不咸无影无踪,到了手机上才跟他们激情澎湃,非把对方熔化了不可!

  散文家哈哈哈哈大笑起来。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特别报道
   第A04版:特别报道
   第A05版:特别报道
   第A06版:特别报道
   第A07版:特别报道
   第A08版:特别报道
   第A09版:特别报道
   第A10版:特别报道
   第A11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1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
   第A22版:新民旅游
   第A23版:新民旅游·广告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佳人笑(中国画)
大树,新年好(外二章)
打两份工的人
过节不打“口水仗”
见面亲和背后热
绿豆丸子
新民晚报夜光杯A18见面亲和背后热 2019-01-01 2 2019年01月0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