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1:都市小区
     
本版列表新闻
~~~芷江西路123弄小区1700余平方米违建全拆除
~~~芷江西路123弄小区1700余平方米违建全拆除
~~~芷江西路123弄小区1700余平方米违建全拆除
~~~芷江西路123弄小区1700余平方米违建全拆除
     
2019年01月03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环境治理先“公”后“私”作表率
芷江西路123弄小区1700余平方米违建全拆除
顾武 江跃中
改造前
改造后
  本报讯 (特约通讯员 顾武 记者 江跃中)最近一段时间,居住在西藏北路987弄2号底楼的王成勇、刘素明夫妇,经常在阳台窗户前驻足观看外面的风景。原来,与他们家相邻的芷江西路123弄一幢2层楼高的违法建筑被彻底拆除,他们终于告别了20多年来室内不见光亮的生活,用刘素明的话讲,是“拨开云雾见阳光了”。而这要归功于静安区芷江西路街道在开展创建“无违建居村”大调研活动中,集思广益,先拿公家的违法建筑开刀取得的成果。

  建于1952年的芷江西路123弄小区,曾是芷江西路街道老旧小区中的“高富帅”,这里的房屋造型洋气,楼上家家户户有落地门窗和宽敞露台,楼下人家门前天井也是花团锦簇,小区道路十分宽阔,不少房屋还曾经是苏联专家居住的洋房,是当时闻名的“花园小区”。

  可从上世纪90年代初起,一些单位以发展经济、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为由,在小区宽阔的道路上,陆续建造了一些简易房屋,用于堆放建筑材料、供民工休息等。随着时间推移,这些无证建筑不但未拆除,相反多数房屋被搭建单位租借给了外来人员居住。一些居民也渐渐仿效,搭建违法建筑。

  “花园小区”被违法建筑破坏,令123弄小区及其相邻小区居民苦不堪言。像123弄48号门前的一长条“公”字头2层违法建筑,面积逾200平方米,住着14户外来小商贩。这一简陋建筑除了脏乱外,还严重影响本小区48号1至2楼住户,以及与之面对面紧挨着的西藏北路987弄1-4号楼1至2楼居民的采光与透风。“我嫁到这里20多年了,一家人每天都生活在光照不到、风吹不进的环境里,连衣服也只能到外面空地上拉绳子晾晒。”说起窗前的违建,刘素明一肚子苦水。

  为顺利推进“无违建居村”创建,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领导深入到下属18个居民区调研,社区干部和志愿者等献计献策:只有先将单位的违法建筑拆除了,群众才会“买账”。

  街道决定先拿公家单位违建集中的123弄小区开刀。该小区1700余平方米的公家违建里住着上百名外来人员。街道组建由城管、市容、公安等部门执法管理人员组成的拆违工作组,向搭违建和租赁单位表达了拆违的决心,并要求这些单位配合清退住在里面的人员。拆违工作人员还用真情感化违建户,要他们换位思考,为那些生活在没有采光房间里的居民设身处地想一想。

  经过数月坚持不懈的努力,违建房搭建单位及其住户陆续搬离。123弄小区的拆违也带动了整个居民区违建的拆除,公家单位在123弄居民区内的1700余平方米违建被全部拆除。这种表率作用,受到居民的一致称赞。一些私人违建户也心服口服,拆除了自家的违建物。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特别报道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广告
   第A08版:上海新闻·广告
   第A09版:综合新闻·广告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都市小区
   第A12版:中国新闻·专版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新民环球
   第A21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22版:社会/新民环球
   第A23版:新民健康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4-21
试点“留改拆” 更新“老房子”
环境治理先“公”后“私”作表率
“家门口”展示居民自己的书画
分秒必争
新民晚报都市小区A11环境治理先“公”后“私”作表率 2019-01-03 2 2019年01月0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