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链条政策支撑
徐汇区现有120多家国家级、市级科研机构,10余所高等院校,数十个国家级、部级重点实验室,科教资源、人才资源得天独厚。作为上海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和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徐汇区正全力构建从源头创新、成果转化到产业发展的全链条政策支撑体系。新年伊始,徐汇区科委、区市场监管局、区税务局联合召开政策宣讲会,为高校院所、科创企业、科研人员送上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春“大礼包”,这也是大调研成果的“广而告之”。
据悉,徐汇区科委等5部门日前印发了《徐汇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操作指导规程》。区科委副主任汤鸿介绍:“该《规程》针对大调研中高校院所、科创企业反映的共性问题,聚焦价值评估、工商登记、股权变更、递延纳税等各环节,梳理打通其中的痛点、堵点,缩短办理时限,并配以区级政府可提供的政策服务,努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实现完整的闭环运转。”
“操作指引”清晰详细
而徐汇区市场监管局在全市首推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注册登记操作指引》,针对新设企业、增资入股、股权转让等科技成果转化的三种形式,分别列举了操作流程、材料清单以及审批时间,让科研机构和人员“看得懂”“用得上”“办得成”。徐汇区市场监管局副局长毛洁说,“指引”就像座桥梁,一头延伸的是院所对项目的管理,另一头是对公司的管理要求。“尤其股权作价入股的操作情况复杂,操作指引可以帮助技术人员从学校、院所走出来,让技术走向市场。”因为科技成果特别是基础领域成果的转化,往往需要较大的投入和漫长周期,且结果具有不确定性。通过科技成果作价投资入股的形式,使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不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通过科研成员的全程参与,有利于人才、技术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真正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组建转化“后援团”
徐汇区的一系列政策供给,为科创企业和人员指明了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推动他们从掌握“怎么做”向乐于“这样做”迈进。毛洁表示:“为推动这些举措落地生根、取得实效,我们会同区科委、区税务局等相关部门及相关法律专家,组建了一个‘后援团’——既跨前一步主动对接有意向的科创企业,了解需求、精准指导,也全程服务,对科创人员在后续公司治理中碰到的问题解疑答惑,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真正推动创新源泉充分涌流、创造活力充分迸发。”
上海华东政法大学的沈福俊教授表示:当前,科研机构和人员对科技成果转化普遍存在一些思想顾虑,比如研发人员因为对公司治理没有经验,对于向企业股东的角色转换缺乏信心等。“政策宣讲会很有意义,通过释法明理,帮助大家准确把握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精神实质,解答了他们所关心的法律风险、决策责任,有利于澄清思想误区,推动科技成果真正走出实验室、走向市场,成为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