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荷刚露尖尖角
佐娅,1907年4月28日生于俄国图拉省一个铁路职工家庭。14岁那年,她进入苏俄肃反委员会(契卡)工作。1928年初,佐娅成为联共(布)预备党员,当年底被调到莫斯科克鲁普斯卡娅共产主义教育学院工作。
1929年8月,佐娅加入国家政治保卫总局国外处,在情报进修班学习时,她的语言天赋令人震惊:仅仅一个月,她的德语就说得像个地道的柏林人!1930年初,她来到中国哈尔滨,以联盟石油辛迪加办事员的身份开启国外情报生涯,她的同事绝想不到,这位风采翩翩的美女要在苏联与中国东北当局的中东铁路斗争中完成莫斯科下达的秘密任务!
在芬兰小试牛刀
经过远东工作历练的佐娅,在1935年底被派到芬兰担任情报站副站长,业务代号“伊琳娜”,而公开身份是全苏股份公司国际旅行社驻赫尔辛基办事处主任,她只用三个月就让芬兰反间谍机关相信自己是个小老百姓,没有威胁。1936年初,苏联侦察员雷布金来当情报站长,但公开身份则是外交领事,化名“亚尔采夫·金”。佐娅一开始与“金”矛盾重重,可阴差阳错的是,两人后来居然给国内打报告要求结婚,他们也由此成为苏联最早的一对外派特工伉俪。
佐娅以赫尔辛基为基地,积极在北欧国家开展工作,而雷布金后来当上苏联驻芬兰临时代办,遵照斯大林的指示,积极寻求与芬兰领导人协商,签署两国互不侵犯条约。然而,由于芬兰政府持反苏立场,这些努力无功而果。随着1939年苏芬战争爆发,雷布金夫妇不得不撤回国内。
帮助“红色乐队”
回到莫斯科后,佐娅在内务人民委员会从事情报分析工作,很快成为权威。当时,同情苏联的德国地下反法西斯小组“红色乐队”将大量情报传递出来,而汇总分析工作就是佐娅完成。1941年6月17日,佐娅向斯大林递交情报分析报告,断定希特勒会在几天内偷袭苏联。她在回忆录中写道:“我所在的专题小组集中全部纳粹德军情报,挑选最可信的情报来源,对提供德国进攻苏联动向的每一位特工的可靠性进行检查。整个报告逻辑严密,但主题简明扼要:‘我们正处于战争边缘。’6月17日,我根据‘红色乐队’提供的最新情报,怀着激动心情在文件上画上句号,结尾只有一句话:‘德国入侵苏联的所有准备就绪,战争随时发生。’”
可斯大林拿到报告后,还没读完就扔到一边,“这是吓唬人,不要制造恐慌,不要胡说八道”。6月22日,德国坦克碾碎了苏联界碑,战火在苏联土地上整整燃烧了四年。
1941年底,重获信任的佐娅随丈夫雷布金前往瑞典工作,他们以苏联大使馆为阵地,利用瑞典中立国的特殊条件,在西欧外交人员中布建工作网,并与挪威、丹麦等沦陷国家的抵抗运动建立关系。佐娅更是冒着被盖世太保逮捕的风险前往挪威活动,一直持续到1944年。
遭受不公 转战文坛
1953年斯大林去世时,已是国家安全上校的佐娅离退休还有一年多。8月份,她昔日的顶头上司苏多普拉托夫中将被捕,作为诚实的情报军官,她为苏多普拉托夫辩护,没想到第二天早晨就以“编制缩减”为由被除名。
但佐娅没有自暴自弃,她全身心地投入文学创作,其作品获得过列宁共青团国家奖,印数超过2164万册,并译成24种语言。在她的谍报战线和创作生涯里,列宁勋章、十月革命勋章、劳动红旗勋章、伟大卫国战争勋章让人眼花缭乱。这些成绩已为世人所知,但有关她的更多谍报活动细节仍被俄官方视为最高机密,不知何时能对外披露,成为俄罗斯社会膜拜的榜样。 常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