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新视界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1月13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无痛分娩“叫好”却仍遇推广难处
左妍
顺利生下可爱的宝宝,妈妈吃苦忍痛也是开心的 首席记者 刘歆 摄
孕妇总是会担心顺产生孩子时“痛难忍”首席记者 刘歆 摄
医护人员忙碌而有序地做准备工作 医院 供图
又抱出来一个健康的小宝宝 首席记者 刘歆 摄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是目前国际公认的镇痛效果最可靠的分娩镇痛法 医院 供图
产妇自己拿在手里的控制器      医院 供图
麻醉师在做术前准备 医院 供图
  本月,“全面二孩”实施满3年,为减少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体能消耗与痛苦,社会各界对无痛分娩(医学上称“分娩镇痛”)的宣传力度正在加大。去年11月,国家卫健委下发文件,将在全国推广无痛分娩。但受传统观念束缚、麻醉人才短缺、政策尚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国内无痛分娩率还不到10%,东西部、城乡差距大。

  上海开展无痛分娩最早、最普及,本市妇产专科医院的最新数据显示,去年顺产的无痛分娩率均已超半数。以一妇婴为例,去年分娩量29812,顺产约占六成,其中无痛分娩的比例达78.39%。

  产妇主动要求打“无痛”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红房子医院)杨浦院区的4楼产房内外,是人群最密集的场所之一,不分昼夜地忙碌着。本周一,轮到杨晨医生值夜班,已在麻醉科工作10年的她,当晚负责为顺产的产妇打“无痛”。“下半夜生孩子的比较多,这也符合哺乳动物保护幼崽的习性。”杨晨正跟记者说着,一名产妇的宫口已经开到了2指,主动要求打无痛。

  杨晨推着带有好几层抽屉的麻醉车,迅速来到产妇床边。随着宫缩越来越强、间隔时间越来越短,这名产妇满头大汗、面孔扭曲,口中艰难地蹦出五个字:“我要打无痛!”这是她进待产室后反复说的,也是唯一的一句话。评估完成后,杨晨宣读了“知情同意书”,加重语气读了几条过敏及特异性反应,如休克等。这名孕妇是经产妇,第一胎已经尝到无痛分娩的甜头,第二胎果断要求实施。

  签字确认后,杨晨让产妇把身子像虾一样弓起来,保持静止不动,她将麻药稳稳推入,整个过程不足5分钟。10多分钟后,产妇的面部渐渐停止扭曲,还拿起手机拍了照,向产房外的家属汇报进展。

  “现在都不用怎么介绍了,来生孩子的大多了解过分娩镇痛,不少会主动要求实施。”杨晨说,医院2012年起全面推广无痛分娩,那时产妇对此不熟悉,医生要上前“推销”,解释半天,大多数情况下还要被拒绝。有人以为这是医院有意要开展“特殊项目”,因为还要额外收费。现在宣传得多了,实施起来更顺利了。“最多的一个班头,要做10来个,停不下来。”当天,从0时到早晨交接班,她共为5名产妇顺利实施了分娩镇痛。其中一名高龄产妇生二胎,2004年生第一个孩子时,无痛分娩还没推广,这次一定要体验一下。“像我这样合并症比较多、血压偏高的产妇,如果符合条件,上‘无痛’是比较好的选择。不仅能减轻痛苦,还能有效降压。”这名产妇的话得到了杨晨的认同。

  “我从地狱重回天堂”

  自然分娩过程长,对产妇来说,从精神到身体都是一场严峻考验。生孩子到底有多痛?红房子医院麻醉科主任黄绍强介绍,社会普遍认同这样的说法:分娩疼痛仅次于烧伤疼痛,位居疼痛排行榜第二位,50%的产妇分娩时会感到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其中20%的产妇会感到极其严重的疼痛,甚至达到“生不如死”的地步。

  无痛分娩,是一项减轻产妇顺产疼痛的麻醉技术。黄绍强表示,目前世界上公认最有效、比较安全的无痛分娩方法是“椎管内分娩镇痛”,具体来说,麻醉医生把极少量的麻醉药物直接注射到产妇腰椎管内,药物发挥作用麻掉了传导疼痛的神经,从而减轻生孩子带来的疼痛。直到宫口开全时,产妇可积攒体力而有足够力量完成分娩。同时,无痛分娩也很适合有妊娠期高血压的产妇。“宫缩带来的剧痛,容易让血压升高,假如缓解了疼痛,也有助于控制血压。”

  在待产室里,记者见到了家住崇明的26岁张女士。她有子痫前期,孕40周被收入院观察。宫口开了两指,主动要求打了无痛。张女士说,她是从医院的官微上了解了无痛分娩,所在的妈妈群里,不少生完孩子的新手妈妈都用了无痛,体验不错,更坚定了张女士的决心。

  28岁的李女士12月13日在红房子医院生下儿子。从小怕痛的她告诉记者,生孩子之前就了解了所有的方式,坚定地奔着“顺产、打无痛”而去。但她之前心存疑惑,打麻药会不会有后遗症?是否会对孩子产生影响?后来,她带着丈夫一起参加了医院举办的孕妇课堂,有一节课专门请助产士来介绍了无痛分娩,对这一技术有了完整、客观的认识。“其实,叫无痛,也不是完全就不痛了,只是可以减轻疼痛。”

  李女士还记得进入待产室的那天,随着宫缩带来的疼痛加剧,简直“痛不欲生”;苦苦熬到开2指,经过一系列检查后,由麻醉医生实施了分娩镇痛,短短几分钟后,她就感觉到“从地狱重回天堂”,一下子轻松了不少。尽管宫口全开后,她还是感觉到撕心裂肺的痛,但很快就迎来了自己的宝宝。

  后来,李女士在生产日记中动情地写道,“感谢无痛分娩的发明者,让生孩子的痛苦减少了许多。”李女士的丈夫也说,因为跟随妻子一起参加了学习班,自己对无痛分娩的知识也掌握了不少,夫妻俩并没有产生意见分歧,整个生产过程十分顺利。

  接受度高了,推广仍有阻碍

  午夜的产房外,是一堆焦虑、期待的家属。准爸爸们大多表示听说过“无痛分娩”,但对其原理、实施过程并不清楚,被问及“对无痛分娩有何疑惑”时,几乎所有的“准爸爸”都表示,担心麻醉后遗症、担心影响宝宝。在他们面前的墙壁上,就是大幅的宣教知识,但显然,很少有人抬头学习。不过,对于能减轻妻子疼痛的“法宝”,他们表示愿意尝试。而老一辈的家长,更多关注孩子的安全,他们大多知道,剖宫产要打麻醉,却不知道顺产也有麻醉。

  长期以来,很多人甚至产妇本人都认为,生孩子疼痛是理所当然的。红房子医院麻醉科主任黄绍强告诉记者,最初推广的时候,医院要求产妇与家属商量,是否实施分娩镇痛,需要家属签字确认。“很多产妇同意打无痛,但产房外的家属就是不同意。”最抗拒的往往是家属,尤其是上一辈,一听说要打麻药,就担心影响宝宝。他们觉得,上一辈生孩子都是那么生的,没有那么“娇气”。一句“生孩子哪有不疼的?”“忍一忍就过去了”或“我来跟她说”,成为蒙在产妇心头的一层阴影。还有的时候,是产妇想打,丈夫不肯。有的产妇疼得受不了,字都签好了,最后还是没打成。现在,虽然依旧需要与家属商量,但只要产妇自己签字就行了。也就是说,在符合无痛分娩指征的情况下,只要产妇有需要,就可以实施。红房子医院麻醉科近年来扩大麻醉医师队伍,还成立了专门的小组,形成“分娩镇痛24小时值班”常态化工作制。去年红房子医院的分娩总人数1.2万,麻醉科为其中的6204人实施过分娩镇痛。

  “经常有患者担心麻醉意外,实际上这种意外发生的概率极小。”红房子医院麻醉科主任黄绍强指出,导致分娩镇痛推广难的因素很多,技术上不是问题,关键在于政策和观念。比如一些地方的助产士甚至会成为打无痛的“阻力”,她们有时会觉得打完无痛会影响“产程”。

  一妇婴的分娩量为全市最高,所实施的分娩镇痛体量也是最大的。该院麻醉科主任刘志强介绍,对顺产的产妇来说,实施分娩镇痛好处多。如果已有椎管麻醉镇痛基础,可立即转入剖宫产手术,最大限度降低母婴风险。随着全面二孩政策实施,高龄产妇、首次剖宫产造成疤痕子宫增加,这类意外的几率还可能增加,推广无痛分娩势在必行,可以一定程度上把剖宫产率降下来,让更多因害怕疼痛要求剖宫产的孕妇选择顺产。

  刘志强说,上海的妇产专科医院内,分娩镇痛推广得都较好;综合医院并不是没有能力开展,人力不足等原因阻碍了推广。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共有麻醉医师7.6万人,我国麻醉医师虽然总数居世界第一位,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每万人口麻醉医师数量不高。而在综合医院,麻醉科医生主要配置给全院各科室的手术,不会专门配置给妇产科。同时,分娩镇痛的经济效益远远落后于其他麻醉项目,而多数医院缺乏绩效激励机制,麻醉科室往往缺乏积极性,更不要说积极推广了。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无痛分娩就进入了国内,国妇婴从1999年就开始开展。目前,国内的分娩镇痛,妇产专科医院的普及度高于综合医院,民营医院普及度高于公立医院,发达地区普及度比偏远地区高。黄绍强认为,产妇是否得到医疗协助减轻痛苦,实际上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去年10月,在上海市医师协会麻醉科医师分会会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麻醉科于布为教授等人的牵头下,《上海市分娩镇痛现状调查》公布结果显示,在本市58家占全市分娩总数90.44%的接产机构内,2018年开展分娩镇痛的医院已达44家,分娩镇痛率为37.22%,13家市区级妇幼专科医院分娩镇痛率为56.80%。同时,华东地区无痛分娩率较高为30%,西北地区最低为1.02%,全国范围平均仅为10%。         本报记者 左妍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特别报道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话题/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聚焦
   第A12版:动态/文体汇
   第A13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4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6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文艺评论
   第A18版:影视/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A20版:上海珍档/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A22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A24版:品质生活/星期天夜光杯
无痛分娩“叫好”却仍遇推广难处
全国正式推行 分娩镇痛试点
无痛分娩是成熟安全的技术
“痛”或“不痛” 要尊重产妇选择
新民晚报新视界A07无痛分娩“叫好”却仍遇推广难处 2019-01-13 2 2019年01月13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