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冕不平坦
赛事水准越来越高
乒友们普遍反映,新民晚报红双喜杯的水准越来越高。而代表赛事最高水平的甲组团体赛中,能否终结悦隆俱乐部一队的卫冕之路,始终是赛场焦点。
悦隆俱乐部一队,由沪上业余乒坛“大神”朱毅领衔,这位在曹燕华乒乓球学校与世界冠军许昕做过队友的选手,乒乓甲A赛场屡有建树,天津全运会乒乓球赛,还曾担任吉林队的男一号。挑战悦隆,挑战朱毅,成为近年红双喜杯的一大看点。
甲组决赛,悦隆一队挡住文来中学队的凶猛势头,第三个上场的朱毅却直言赢得不轻松。参加了几届比赛,朱毅感觉到对手的水准在不断提高,而决赛每盘三局两胜制,也为挑战者提供更多可能。“对手比我年轻,冲劲足,刚上来会比较辛苦。”“大神”一边擦汗,一边分析道,“而且相互也熟悉,在甲A联赛我们都有照面的。”
悦隆俱乐部领队冯苗青说:“很多队伍都藏龙卧虎,而且,不少是后起之秀。”俱乐部另一支被看好的队伍“悦隆特战队”就在小组循环赛输了一场,不得不和悦隆一队提前内战。
爷叔辈惜败
参赛更为挑战自我
对平均年龄58岁的“四海少年队”来说,挑战自我是终极目标。和云承俱乐部一队的乙组3、4名决赛,几位爷叔级选手使出浑身解数,却功亏一篑。但每一球,场边的老兄弟们都不忘激励、叫好。围观的乒友也被带动着频频喝彩。
“四海少年队”是新民晚报红双喜杯的老朋友。领队吴四海笑称:“我们几个这项比赛年年不落,现在都在和儿子辈、孙子辈的选手竞争了。”
体力上,速度上,“四海少年”敌不过岁月。另一名选手邵佳波打趣:“球刚发过去就回过来了。”争夺决赛权的那场,5分金球制的决胜盘,吴四海输了。他们是咬牙坚持到最后的。“拼得眼前发黑。”吴四海说。
明年,“四海少年队”的平均年龄又长1岁,还来参加吗?爷叔们没有犹豫,他们还提议,如果能分出老龄组,会吸引更多年纪大的乒乓球爱好者参赛。
银球来牵线
民间交流更广更深
今年3月,吴四海要去参加日本公开赛。这项赛事今年提供海外选手参赛资格,他有幸拿到一张外卡。时隔五年,河合龙太重回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工作,新年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回到中日之桥一队,重新站上新民晚报红双喜杯的赛场。
国外的乒乓爱好者闯进来,国内的业余高手走出去。这样的经历与新民晚报红双喜杯相映成趣,也顺应乒乓球项目海内外民间交流更广更深的背景。
许多外国选手都对上海浓厚的乒乓球氛围印象深刻。首次参赛的华理外交队队员、来自希腊的阿里斯曾入选希腊国家少年队,他感叹,在上海遇到很多小选手都实力强劲,现在每周三次,他扎进华理的乒乓馆,与中国同学切磋球技。凭借丙组半决赛的资格,河合龙太和队友明年将有机会升至乙组参赛:“我曾经离开红双喜杯5年,如今回来了,还要继续提高水平。”
本报记者 金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