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绍昌先生是一位标准的老克勒,出身江南名门,才华出众,风度翩翩,毕业于圣约翰大学医学院,获美国宾州大学医学博士,医术超群,在烧伤外科领域贡献卓著。动荡年月历经坎坷,后改行换岗,成为上海外语大学国际新闻专业知名教授,影视界著名翻译家。
钱先生最近出了一本散文集《钱绍昌散文集》,是他多年来发表在《新民晚报》《文汇报》等报刊上的散文随笔汇编。这本书把自己的经历和见闻娓娓道来,如实写出。因为他的经历有传奇色彩,言行有君子风度,又思维缜密,文采飞扬,叙事状物看似平淡,实则谈吐幽默,妙趣横生,令人读来如沐春风。
钱先生乃吴越武肃王钱镠 33世孙,其父钱潮是留学日本九州帝国大学的医学专家,与郭沫若同班。抗战时期,坚拒日寇要求其担任浙江伪省长之职,离杭赴沪悬壶济世。钱绍昌自幼聪慧过人,小学只读三年就升入中学,后进入大学医学院,取得博士学位后分配至上海广慈医院(现瑞金医院)外科。1958年为成功抢救大面积烧伤的钢铁工人邱财康做出重要贡献,两次进京,受到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领导人接见。他首创的“异体皮打洞嵌植自体皮法”在医学界引起轰动,被同行广泛采用。
钱绍昌之父是儿科专家。钱氏家教甚严,五个儿子皆接受大学教育。当年钱绍昌不单是业务尖子,还是文艺活动积极分子,在抢救邱财康成功之后,年方27岁的他和同事突发奇想,用一个星期根据这个题材编了一出话剧《红旗飘飘》,报纸一登,上海戏剧学院和北京人艺都找上门来要求合作,不久就在北京上演,欧阳山尊执导,舒绣文、于是之、蓝天野主演,周恩来总理还来看演出。
动荡年月,钱绍昌受到不公正对待,入狱五年。出狱后适逢上海外语学院招聘高年级英语教师,钱绍昌报名,在300名考生中拔得头筹。钱绍昌变成国际新闻专业知名教授后成了大忙人,受到许多单位邀请,他将百余部(集)国产影视片译成英文,在国内外屡获金奖。
钱绍昌年过半百,赶上了对外开放和文化繁荣的大时代,激情焕发,授课之余从事翻译。他翻译的影视片《大饭店》《成长的烦恼》《荆棘鸟》《浮华世家》《卡萨布兰卡》等700余部(集)在上海电视台播出,收视率达30%以上。多家报纸赞赏他的学识和才华,向他约稿。
家庭背景、职业生涯和丰富的经历常常使钱绍昌的见解高人一筹。比如有些有关上海上世纪三十年代的谍战片出现了淮海路、瑞金医院的镜头,他马上指出,淮海路、瑞金医院都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改的名字,之前是霞飞路、广慈医院。有的电影中,1930年主人公在马勒别墅进进出出,岂不知马勒别墅1936年才建成。许多新中国成立前题材的影视剧用汉语拼音拼写人名、地名、商店名,而汉语拼音是1958年经全国人大批准推行的,等等。
钱绍昌的书中对家庭生活也用了不少笔墨。比如带女朋友吃西餐,吃了几个月女朋友就谈成了。家有一吨(两千金),大小姐是文静好学的东方美人,却是个书呆子,复旦生化专业毕业,读了两年研究生,留学读硕士,然后又读MBA,一路扶摇直上,成了“事业型女人”,得了“四高症”——高年龄、高学历、高职位、高薪水,接着成了“齐天大圣”——40岁还没结婚,父母和外婆不时提醒,可大小姐一点儿也不着急,说:追求我的人多着呢。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一天,大小姐突然寄来一张洋帅哥的照片,说两人已经敲定,随后洋帅哥给准岳父打来电话,请求同意把女儿嫁给他。洋帅哥的专业是传播学,与钱绍昌同行,钱绍昌按照西方风俗,向洋帅哥表示祝福。洋帅哥当即高兴地跳了起来。
小千金像妈妈,活泼、美丽,身材曼妙,高中毕业后当了空姐。虽然在家娇生惯养,她对乘客却和颜悦色,服务周到,加上英语出众,从乘务员到乘务长到中队长到调度科长,一帆风顺,跟男朋友也是一见钟情,已经为钱绍昌生了两个外孙。
以上种种故事和知识,都可以在钱绍昌的散文集中看到。
这不是一本很有趣的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