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月前,人民海军戚继光舰访问多国,其中有两天,王峻霄等四名中国海军学员从舰上来到泰国皇家海军学院驻训。通过与泰方学员的交流互动和舰艇参观,大家对这个与中国有着密切联系的“佛陀之国”有了更多了解。
加班情况很少见
我们刚到学院,负责对接的三名泰方大四学员就在门口等候。由于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相近,泰方学院的一日作息安排与我们基本一致,但也有些不同。泰方学员纳帕特讲,他们每天起床时间是早上5点30分,起床后先早操(一般是队列或体能强化训练),然后开早饭,之后统一进行升旗仪式,然后上课。但和我们不同,他们每天上午只学一门课,时间是8点至12点,上课期间没有固定的休息时间,只取决于教员安排,有时候甚至整个上午都没休息。上午课程结束后,就是12点至13点的午饭时间,午饭后没有午休,学员利用上课前的时间略作休息,13点准时开始下午的课程。下课后,除了一些学员进行体能强化训练,其余学员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继续学习,或参与喜爱的俱乐部活动。
在这里,兴趣俱乐部有很多,光体育类的就有十几个。学员能够自主选择喜欢的俱乐部,并且除上课外,其他时间都可随时参加俱乐部活动,尤其到了晚上,学员可以自行安排时间,大多数人都去了俱乐部。21点是他们统一的祷告时间,在这个时间,他们也会进行一次晚点名,查看人员在位情况,然后就是22点熄灯。加班,在泰方学员中很少见,因为他们觉得有条不紊的生活作息不仅是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善待时间、合理利用时间的体现。
学院“建”在舰艇上
泰国皇家海军学院有百年历史,连设施布局都极具海洋文化,随处可见泰国海军名人像和具有海军风格的装饰物。学院的升旗台建在皇家广场上,样子类似风帆舰的主桅,旗杆相当于桅杆,两侧设有绳索,可以进行攀桅,旗台边矗立的是经历过二战的海防舰的舰桥和主炮,仿佛述说泰国海军往昔历史。泰方学员还带我们参观校内教学场所,粗略估算,仅大型木制舵轮就有十多个,绳结、卡通海军雕像等工艺品更是不计其数,舰炮、铁锚、舵轮的标志随处可见。浓厚的海洋文化氛围,让泰方学员对自己的职业有了更多归属感和亲切感。
泰方学员介绍,他们想进高等军校,须先在军事高中学习,考核后根据成绩选择陆军、海军、空军等所相对应的大学。高中期间,学员都已完成军事基础技能的学习与身体素质的强化。海军学院实行五年制教育,大一学习航海类专业,大二学机械工程类专业,这与中国海军院校的教育模式相同,不对学员进行专业的划分,专注于通科基础课程教学。大二结束后,学员会根据自己的综合成绩,由高到低进行具体专业选择。
泰方学院为大三学员开设五个具体专业,分别是电力工程、海洋工程、海军科学、水文工程和后勤管理,而大四、大五学员则进行专业课程进修。大五毕业时,同样根据学员五年的综合成绩,进行任职地点的分配和职务的选择,保证学员们分配制度的公平公正。优秀的学员还会有出国学习的机会,留学国家主要是日本、澳大利亚、德国和美国。在学院,学员的生活有点类似于职业化军人,也就是所谓的五天上班两天休息,没有学生时代的寒暑假,只有最短五天,最长不超过两周的小长假,一切的安排更加贴近于毕业之后的真实社会。
在校期间,学员们除了完成规定的专业课程外,还需完成跳伞、潜水等特战科目训练,训练达标合格后,学院会给学员颁发相对应科目的胸标,让其佩戴在胸前,以此代表该学员训练达标合格,同时也增强了学员的自信心。除此之外,学员在大学期间也有机会到舰艇进行航海实习,训练内容包括海图绘制、太阳观测、损管训练、武器射击、靠港训练等。这种频繁的远航训练模式,不仅充分锻炼了学员专业技能,更提升了学员对作战部队的认识与对职业岗位的认同感,为学员毕业后的专业技能素质打了坚实基础。
不一样的教学模式
泰方学院的体能考核内容和标准颇具特色,着重于平时分时、分阶段考核衡量学员的体能情况,每月都会对各个年级组织体能考核,内容是引体向上,仰卧起坐,俯卧撑,2000米长跑和100米游泳等五项。引体向上连续做16个为满分;仰卧起坐连续做80个为满分;俯卧撑做76个为满分;2000米跑进6分51秒为满分;100米游泳成绩1分30秒内即为满分。一学期进行四次考核,每次考核成绩按25%折算并进行叠加,一学年内两个学期的体育成绩再各折算成50%叠加,若最后的学年总成绩低于60分,则作留级处理。这种考核,令学员时刻保持自我水平,杜绝应考心理。
该学院奉行精英教育,教室设计都充满现代化与科技感。走进教学主楼,首先见到挂在墙上的巨大舰艇图案,并标明“CLASS 1”的字样。推开教室大门,里面的课桌装有滚轮,可以移动,需要时可将桌子围着讲台,让教员更灵活地掌握各种教学方法。学员可用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与教员互动,充分发挥自主学习与启发式教学相结合的特点。泰方还有一种叫“SMART CLASSROOM”的教室,五张配有电脑的桌子围成一个个小圈,学员在上课时可充分讨论与学习,而教员则通过电脑实时掌握学员情况,并针对个人点评。
学校其他的教学基础设施也非常完善,设有航海绘图室等信息化专业教室。由于学员人数少,所有课程都实行小班式教学,每个班次同时上课的学员在20人左右,课堂的互动频率非常高,授课效率也随之提升。
驻训期间,泰方为中方学员安排一堂英语口语课,由外籍教员授课,他通过趣味互动的形式讲授学习英语的技巧。泰军学院不专设英语课程,而是聘请外教,由一名美国籍教员、一名本国教员和两名菲律宾籍教员负责英语兴趣角。在学员自主管理时间,由学员自主去英语角与教员交流,人数不限,时间也不限。英语角氛围轻松,学员既可坐在沙发上与教员面对面聊天,也可观看英文经典电影、学习英文歌曲,从一些歌词中理解各种单词词义的多面性,在娱乐的方式中掌握英语。这种宽松开放的学习氛围,既丰富了学员学习的途径,也提升了学员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对英语的理解能力。
用制度强化服从
驻训期间,给中方学员感触最深的是泰方严格的等级制度观念。泰方注重学员在军人礼节方面的养成和服从意识的培养,不仅军官和学员级别分明,连不同年级的学员在服饰上都会佩有不同标识,包括体能服,都有明显颜色区分。
泰方的学员宿舍只居住三名学员,其中会由一名大五老学员和一名中间年级学员共同带一名大一新生,无论从生活还是其他方面,高年级学员都可以对低年级学员随时管理,以便让“菜鸟”熟悉这里的生活。学员的一日生活制度也几乎全由值班学员负责,干部很少直接参与学员管理。
在学院,等级制度在学员管理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走在校园里,低年级学员看到高年级学员会主动让道并敬礼,高年级学员象征性点头回应。在食堂吃饭,低年级学员只有经过高年级学员许可才能就坐吃饭。早上5点半,外面漆黑一片,我们起床去参加他们的体能训练,身边跑过的低年级学员,都会主动停下来向我们问好。还记得第一次在食堂吃饭,我们与泰方随行学员刚刚进门,周围的低年级学员就突然站起来,向我们鞠躬致敬,待随行泰方学员同意后,他们才坐下继续用餐。在这里,遵守严格的等级制度成为了他们军校生活的一部分,所有人都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