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办事不出小区
徐志卫见社工小任在电脑上噼里啪啦敲了几下,他2019年副食品价格补贴的事情就办好了。徐志卫告诉记者,他本想到居委问清楚后跑一趟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却意外得知现在副食品价格补贴在居委会就可以办理了。“现在老百姓办事真是越来越便当了!”徐志卫满意而归。
徐志卫能轻轻松松在家门口就把事情办好,得益于北外滩街道实行的“事务受理全覆盖服务试点”。2018年11月,本市推出社区事务受理“一网通办”项目,市民可以通过网络完成总计169项事项的网上预审,其中29项事项可“全程网办”,这意味着到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现场办事的市民会有所减少。然而,北外滩街道户籍老人有5万多,老城区重残、重病、特困、行动不便的老人较多,无法享受“一网通办”的便利。怎么办?在区民政局的指导下,街道整合服务资源,再造受理流程,梳理出一张共有29项服务内容的“零距离”清单,按“现场办、自助办、帮你办、上门办”分类,实现民生基础服务全覆盖、全过程、全天候。
徐志卫的服务叫“帮你办”,而家住昆明路的胡女士则享受到了“上门办”服务。胡女士母亲患有轻度阿尔茨海默病,她自己身体也不好,之前一直想帮老人去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办理长护险,但不放心母亲一个人留在家里。如今,居委会工作人员手持电子设备上门服务,让她足不出户办好了母亲的长护险申请,接下来她只要安心在家等待预审通过就可以了。
白领办事不出园区
街道在调研走访中还发现白领在网页使用、资料预审上,因为不了解情况,往往还是要到事务受理中心现场办理。更为现实的一个“阻碍”在于,一些事项即使网上申办,受“原件预审”规定所限,最后还需“跑一趟”。
如何才能让更多白领畅享“一网通办”的好处?街道一方面组织工作人员走进楼宇园区,为企业、白领送上定制服务,让他们愿意用、学会用、喜欢用“一网通办”。 另一方面,针对不得不“跑一趟”的事项,街道“跨前一步”,通过承接“委托办理”实现“一趟也不跑”。天安数码城集团上海企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徐女士今年成为“新手妈妈”,带孩子无法脱身,她求助单位人事办生育保险金,人事立刻就想到了街道的“一网通办”。于是,“专业团队”上门服务,徐女士委托中心工作人员代办,很快解决了烦心事。
目前,除全市统一“全程网办”的29项事项,为满足辖区内企业白领的办事需求,北外滩街道在剩余140项可网上预审的事项中,筛选出14项白领需求较大的事项,通过接受“委托办理”,帮助白领代办“原件预审”这一步骤,实现白领办事“一趟也不跑”。这些举措当然也大受企业欢迎,“这是虹口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的细节体现。”天安数码城人事部负责人沈毅龙表示。
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只要服务对象有需求,街道都有“专业团队”上门服务,省去了群众“跑一次”的麻烦。“我们把横亘在‘一网通办’和办事群众间最后的阻碍消除掉,让便利辐射到更多社区特殊人群,不出户在家受益,将社区的关爱送上门、送到家。”
本报记者 袁玮 通讯员 张燕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