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3:金色池塘/银发社区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1月26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谁来为晚年生活保驾护航
雨文

  文/雨文

  当我们老了,我们害怕的是什么?当我们老了,谁是可以信赖的依靠?当我们老了,哪里能成为我们的理想家园……

  第五届创新为老服务大赛期间,我们在街头随机采访了20位老人,询问他们关于“年老”的担忧和期望。他们都希望能有更良好的就医环境,更方便的就医通道,能在家附近享受到各种便捷服务,希望可以有价格合适又服务不错的敬老院。被采访的老人都希望自己能无病无痛不给子女添麻烦,似乎在他们的心中都已下定了决心:不靠子女。

  这不只是为人父母的体贴,笔者听到更多的,似乎是透出的无奈。子女工作忙无暇顾及,子女漂洋过海鞭长莫及。在这个网络通讯高度发达的时代,他们不害怕“空巢”,甚至不怕独自一人,他们有兄弟姐妹,有挚友闺密,他们只怕自己在家中突然病倒,连呼救的机会都没有;他们只怕自己在深夜“默默”睡去。

  在今年的大赛上,针对居家监护,有不少有意思的项目,有的可以直接帮助政府部门解决独居老人的看护问题,有的则主要服务个人,为老人提供紧急救助服务。

  比如一款来自深圳的“居家紧急救护系统”,就很有看头。和市面上已有的智能居家监护系统比起来,它的创新点在于,它的系统每2分钟便会主动发起一次监护,而非目前市面上的拨号求助服务,老人无需主动求助。在一定时间内,如果被监护老人没有对系统发出的响应给予回应,系统便会自动发起警报通知监护人。更让人喜欢的是它的超长待机时间,充一次电可以用一年,这就避免了频繁充电的烦恼。毕竟,我们谁都不希望在最需要的时候,才突然发现监护系统没电了,那是非常可怕的事情。据悉,目前这套应急救援系统还没有在上海铺开,但年后即将落户长宁开展它的服务。相信用不了多久,它就会来到你身边。

  老了如果能住进不错的养老院,相信也是很多老人所希望的养老方式,然而这些养老社区大多价格不低。这几年,政府推出了“以房养老”的项目,希望老人可以把自住用房卖给政府,然后拿这笔卖房款安享晚年。然而推出后,市场反响似乎并不热烈,毕竟在中华传统的观念里房子就是一生的寄托。在这届大赛上,“存房养老”的概念横空出世,似乎给了另一种可能,它让老人可以把目前自有住房以5-10年的方式租赁给专业的机构,并拿租金入住配套的中高端养老社区。合同到期后,房子老人可收回或继续选择租赁,租金也会按照新的市场行情进行核算,房子的产权不发生任何改变,老人也更愿意接受这样的方式。

  很庆幸,这几年可以亲见各种为老服务项目百花齐放,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入为老服务领域,用创新、用智慧改变着世界,造福着“父母”们。

  未来已来,我们共同期待。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两会·要闻
   第A04版:上海两会·新民眼
   第A05版:上海两会·关注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郊野大地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跨界/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聚焦
   第A12版:话题/文体汇
   第A13版:夜上海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夜光杯
   第A16版:新民财经
   第A17版:新民财经/股市大势
   第A18版:理念分享/新民财经
   第A19版:新民财经/家庭理财
   第A20版:金色池塘
   第A21版:金色池塘/晚晴风景
   第A22版:长命百岁/金色池塘
   第A23版:金色池塘/银发社区
   第A24版:广告/新民健康
“短期照护”应对燃眉之急
谁来为晚年生活保驾护航
巧用电热毯 安心一整晚
手琴一拉七彩音 人生夕阳格外靓
新民晚报金色池塘/银发社区A23谁来为晚年生活保驾护航 2019-01-26 2 2019年01月2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