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3:文体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1月30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马上评
中国声音 世界语汇
朱渊
  大洋彼岸,上海爱乐乐团携手美国费城交响乐团奏响了年轻作曲家龚天鹏的交响作品《京剧幻想》,用西方乐迷所熟悉的交响乐演绎出中国国粹的韵味悠长。同时,来自上海的青年唢呐演奏家刘雯雯登上比利时布鲁塞尔的舞台,在交响乐的恢弘伴奏下,将一曲改编自河南民间小调的《百鸟朝凤》吹得荡气回肠。

  音乐乃至艺术原本就是共通的,伴随着中国交响乐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声音”被听见,越来越多的中国作品得到传播。而如今的这番景象离不开中国艺术家们的共同努力。

  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初创“听交响,到东艺”品牌时,当时的“掌门人”林宏鸣就曾定下过“规矩”,无论多么大牌的世界名团,只要登上东艺舞台,就必须要在演出中加演一首中国作品。于是,那些年很多外国音乐家学会了《春节序曲》。

  2012年,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总监余隆的提议下,纽约爱乐乐团创办了“中国农历新春音乐会”,并将这场演出纳入乐团常规乐季之中。此后,余隆又相继在多伦多、伦敦等地创办新春音乐会。使得烙着中国印的“新春音乐会”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一个窗口。

  短短两年便在国际舞台迅速崛起的上海国际小提琴比赛,在2016年首创时,就在赛制中设置,将一首中国曲目定为必拉曲目。或是在复赛、或是在决赛,对中国作品的练习和演绎,既让世界各地的选手深入了解中国文化,也让中国乐迷看到了更多不同视角的西方演绎。

  都说,生活中本不缺美,缺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同理,中国之美、中国作品之美亦需要中国音乐从业者们为其开创更多的“露脸”机会,让这美能通过交响、芭蕾等世界艺术语汇得到更多人的赞叹。 朱渊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上海两会·要闻
   第A03版:上海两会·焦点
   第A04版:上海两会·新民眼
   第A05版:上海两会·关注
   第A06版:上海两会·关注
   第A07版:上海两会·关注
   第A08版:专版/新民楼市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广告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综合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大虹桥
   第A16版:大虹桥
   第A17版:大虹桥
   第A18版:大虹桥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国际新闻
   第A22版:专版
   第A23版:文体新闻
   第A2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7版:夜上海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汽车周刊
   第A31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A32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4-20
大洋彼岸奏响《京剧幻想》
中国声音 世界语汇
中国元素融入西方交响
新民晚报文体新闻A23中国声音 世界语汇 2019-01-30 2 2019年01月3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