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时间,分秒必争;话筒年年热,今年更抢手。昨天上午,市人代会专题审议会议开始之前,主持人特地挥动提示铃,希望给更多代表发言的机会。在市委书记李强参加的浦东代表团全团审议中,由于“抢话筒”太过热烈,李强书记也感叹“插不上话”,不忍占用代表们的宝贵时间。
这样的争分夺秒带来了会风的“短平快”。笔者注意到,会场上,空话套话少了,直截了当谈问题、提建议的多了,代表们一份份“干货”背后,体现出扎实调研和深入思考。同样,两会中最令人瞩目的政府工作报告精炼务实,肯定去年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的同时,也直面经济形势变化的严峻考验,第一次把2019年的GDP增速目标设定在6%-6.5%区间。这个被调低的数字,既符合基数提高后经济放缓的规律,也体现出上海“不唯GDP,不是不要GDP,而是要高质量的GDP”的理念和坚持。
在过去的一年,上海克服了经济转型的诸多困难,晒出的成绩单实属来之不易,但前方道阻且长,注定要逆流而上、溯洄从之。尤其是落实好党中央交给上海的三项新的重大任务,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办出水平、办出成效、越办越好,是重大机遇也是挑战,当仁不让成为今年两会上最热门的话题。
自贸区新片区“新”在哪里?在市人大代表陈杰看来,新片区并不只是物理空间的扩容,而是要进一步完善自贸区改革系统集成,把立足点放在制度创新上。未来在新片区,能实践“新开放”,变被动应对国际贸易规则为主动参与设计;产生“新经济”,突破原有制度性障碍,推动新经济新产业发展;形成“新格局”,提升资源配置能力,在打开市场同时更好吸引配置全球资源。
科创板要“创”出什么?市人大代表刘明华认为,在上市对象方面,应突出科技创新特色,而不仅仅是商业模式的创新,重点扶持具有突破国外垄断实现产业升级的应用技术创新企业,比如云计算、人工智能、高端工业软件、生物医药等。不应只关注净利润指标,而应该多维度去判断,包括收入、现金流、研发投入、技术发展前景等,给“潜力股”企业更多机会和支持。
作为多个国家战略、重大任务的承载区,李强书记对浦东寄予厚望,希望浦东要在上海改革发展的火热实践中扮演不一般的角色、实现不寻常的作为、作出不平凡的贡献,充分体现敢跟全球顶尖水平对话的志气,强烈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气,艰苦奋斗、忘我工作的朝气。他尤其指出,处在新的历史方位,浦东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把浦东开发开放的旗帜举得更高,勇当改革开放再出发的闯将,为全市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闯将”二字,道出了刚刚走过28芳华的浦东前行方向,更是上海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的内生动力。在两会上,有代表直言,现在上海实力强了、地位高了,一些人想躺在“功劳簿”上吃吃老本,过过“一杯茶、一份报”的清闲日子。但失去了“闯”劲“拼”劲,开路先锋、示范引领、突破攻坚的行动力也就成了无本之末、无源之水。
“闯将”,是在走过“摸着石头过河”的初级阶段后,迈入连石头也摸不到的深水区中勇于探索未知,善求“无解之解”;“闯将”,是邓小平南方讲话中强调“改革开放的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精神的新作为;“闯将”,是传承当年浦东“八百壮士”身处田野、站在地球仪旁思索的信念和眼界。
上海是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发展起来的。2019,上海发展的“重点”已经划好,仍将逆风飞扬,继续解放思想,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难啃的骨头,让两会上绘就的一项项愿景落地生花。
闯过去,前方海阔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