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会场看到,在书香围绕中,别具一格的文创产品相映成趣。做工精致、款式时尚的杯垫、斜挎包,出自新南村乡创中心的年轻创客们,将现代时尚元素注入传统文化,使新场的区级非遗土布焕发活力。过去乡间常见的簸箕怎么成了创意画?原来,那是有着20年历史的彩豆画,由新场坦直小学美术教师研发而成,选用颜色、形状各异的五谷杂粮,制成各种图画,获得过国家专利,曾出口意大利、德国等30多个国家,受到普遍欢迎。
据了解,本次选送的文创产品都是由新场自己开发、反映古镇历史文化的产品。比如,反映新场盐文化的“熬波煮海”盐罐、“千秋夜月”青花瓷茶具等;以洪福桥为造型、体现新场“201314”邮编“爱的主题”的马克杯;还有经授权的文创产品——《风竹》提梁扁壶、《仙桃》茶叶锡罐、《佛手》盖碗套装等。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上海文化”品牌建设,新场镇以“古镇+文创+乡旅”为主线,将古镇非遗、手工技艺和传统文化串珠成链,形成了以“文创新场”为品牌的系列文创产品。面向长三角、整合资源开发的手工文创产品也和今年两会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热门话题颇为契合。此外,三林瓷画、黄浦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剪纸等也亮相会场。
“你们的工艺虽好,年轻人是否愿意学,会不会后继无人?”有市人大代表关切地问到文创品牌的未来。新场镇有关负责人表示,现在有关部门正积极引导年轻的创客们回归古镇、重返乡村,通过专业设计师带动,组织农村姐妹制作土布包、彩豆画等富有本地特色的文创产品,并通过线上线下销售,帮助他们实现居家就业,以此带动古镇更新、乡村振兴。 本报记者 宋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