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2月12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论语
跨前一步,打回App过度索权的手
纪 玉
  纪 玉

  App过度索取个人信息,用户难免惴惴于信息泄露风险。去年10月,上海市网信办对本地最常用的23个App获取用户个人信息等权限申请情况开展安全抽查,并就抽查中发现的申请权限不合理、过度索取用户个人信息等问题,依法对23家App运营企业进行约谈。近期,市网信办根据被约谈App计划完成整改的时间节点,对各App整改情况开展了“回头看”复测工作。

  根据安全抽查结果,结合运营企业发展实际,最终确定整改前的“不合理权限”164项,“合理但存在风险权限”113项。截至1月中旬,各App共整改158个“不合理权限”和98个“合理但存在风险权限”,6个“不合理权限”因企业战略调整等原因还未整改,但都已列出详细整改计划,15个“合理但存在风险权限”因安卓系统的限制,无法完成“修改为一次性授权”的整改,但会对此类权限加强网络安全管控,严防个人信息泄露风险。

  写个作业要读取位置,骑个车要访问通讯录,用一下“手电筒”还要允许查看短信、通话记录……不少App过度索权,用户一不留神就会中招;有时候,看上去给了用户“选择权”,但用户不授权,App就不能用,用户出于工作、学习或生活需要,只得无奈授权。如果过度索权成为越来越普遍的“潜规则”,其实也是进一步挤压了用户的选择权。

  “疯狂”索权,是为了尽可能多地收集用户信息,用业内人士的话来说,“大数据时代,搜集的数据越多,营销价值就越大。”过度索权如果不加以遏制,个人信息的安全风险会越来越大。App索权,应遵循“最少够用”的原则,但总有运营企业控制不住过度索权的手,这时候,就要有人、有办法把这只手打回去。

  上海市网信办的这次抽查、约谈和督促整改,正是起到了这个作用。用户遭遇过度索权,很多时候无可奈何,要维权十分困难,有时候被侵权了也难以察觉。因此,有关监管部门跨前一步给用户维权撑腰,就很重要。可喜的是,经过此次安全抽查,大部分问题都得到了整改。下一步,市网信办还将根据有关要求,加强对App运营企业违法违规申请权限、收集用户个人信息等行为的监管和处罚,对未完成整改的企业进行再检查,也是为用户撑起了一把保护伞。

  App索权不乱伸手,乱伸手也会被打回去,用户才能放心使用,移动互联网产业才能健康发展。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我和我的祖国长三角新奋进·特别报道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科创上海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上海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新民旅游
   第A21版:旅游资讯
   第A22版:新民旅游·广告
   第A23版:旅游资讯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使营商环境成为上海的金字招牌
2019年市政府重点工作安排
全力实施好“三大任务一大平台”
跨前一步,打回App过度索权的手
新民晚报要闻A03跨前一步,打回App过度索权的手 2019-02-12 2 2019年02月1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