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智能制造产业园管理办主任张峰,童年时期有一段难忘的上海经历:他自小随在上海工作的爷爷奶奶长大,直到7岁才回到海门。
从十六铺来到青龙港,下了船,父亲对他说:“孩子,你将来就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张峰还记得,那是一个冬天,夕阳西下,暮色苍凉,举目都是茅草房,汽车也破破烂烂的,开在路上尘土飞扬。从繁华的大都市乍然来到看起来荒凉陌生的地方,年幼的他哇地一声哭了出来。
回乡第二天,张峰加入了村里同龄人玩耍的队伍。但是,他对上海的怀念与向往还一直埋在心底。
几十年过去,海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上世纪80年代,为了发展地方乡镇企业,当时在海门县新余乡工业公司工作的张峰终于又重新踏上上海的土地,洽谈业务。
2006年,张峰调至开发区管委会负责招商工作,与上海的往来更加频繁。从上海引进的一大批项目,都有他的参与,包括第一个落户开发区的央企宝钢,借世博会“热度”、又兼具“海门”“宝钢”之名的“海宝工业园”……
如今,张峰专门负责开发区智能制造产业,几乎每周都要来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