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4:体育/文体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讲述无腿勇者夏伯渝的“最佳时刻”
~~~讲述无腿勇者夏伯渝的“最佳时刻”
     
2019年02月20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人与山
讲述无腿勇者夏伯渝的“最佳时刻”
华心怡
■ 今年劳伦斯奖“男子最佳”小德向夏伯渝致敬 图 VCG
■ 夏伯渝上月在浙江台州攀岩 图 IC
  这是一个老人与山的故事。

  他爱山。大山清冷高耸,有一种拒人千里的圣洁;他恨山,在24岁青春正好的年华,大山便残忍地夺走了他的双腿。这座让世界仰望的山峰——珠穆朗玛峰,一直叫人感受“眼在天堂,身在地狱。”

  年复一年,他岁数见长,成了老人。但那充满魔力的珠穆朗玛,一直都是他的大梦。去年,这位69岁的无腿中国老人在第五次挑战时终于站上世界之巅,定格“最佳体育时刻”。昨日,夏伯渝捧起劳伦斯世界体育奖杯。老人与山的故事,流传开来,陡峭的悬崖裂谷,处处是你的传奇。

  残忍的见面礼

  夏伯渝从小好动,他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足球运动员。5岁那年,随着父亲到青海支边,并在青海体校接受专业的足球训练。1974年,中国登山队去青海挑选第二次攀登珠峰的队员。夏伯渝得知这次选拔,抱着“免费全面体检”的想法报了名。“其实那时候我对珠峰一无所知。我看体检还挺严格,除了体能以外,心肺功能都检查,我想长这么大,从来没有检查过身体啊,就这样报了名。”没想到,夏伯渝表现出超乎常人的身体素质。在重庆的低压氧舱训练中,他成为当年唯一一名首次训练便适应8000米以上高度环境的队员。

  1975年,夏伯渝出征了。他心里想着,登完山就回家继续踢足球,“哪里都能受伤,就是脚不能伤。”作为登山队中负责突击登顶的成员,登山队一度爬到8600米,距离顶峰仅有200多米。但越往后,越艰难。起风了,粮食储备不够,女队员开始晕厥,突击队被迫下撤。下山的路,其实更难走。同组的一名藏族队友体力透支,更糟糕的是,他的背包滚落遗失。夜宿珠峰,一向自称“火神爷”的夏伯渝慷慨地把睡袋给了失去装备的队友。“我一直都不怕冷,所以很自然地给别人行了个方便。”这个夜晚,改变了夏伯渝的人生。第二天他发现双腿失去知觉,回到大本营,他的脚从肉粉色变成了紫色,再变成了黑色。夏伯渝被迫截肢。

  失去了那双让他在足球场上奔跑的双足,夏伯渝感觉天都塌了下来。40年前的截肢手术与假肢装配,是可想而知的粗糙。但治疗中外国专家的一句话,让夏伯渝“复活”了。“这辈子球是不能踢了,但如果好好康复,应该还可以登山。”肃杀的珠峰,送给夏伯渝这样一份残忍的见面礼。他却不怨不恨,“总有一天,我要征服它。”

  迟到的征服者

  这已经不能用“开玩笑”来形容,命运的这次打岔,让夏伯渝从此“疯魔”。“登上珠峰”,成了他一辈子的向往与追逐。

  截肢三年后,夏伯渝才能站起来行走。他在步态上下了很大功夫,不愿意叫人看出自己是个残疾人。他不再满足上肢力量的练习,而是绑着牵引沙袋加强腿部训练。每天的训练从清晨5点开始。他在家中完成所有的俯卧撑、仰卧起坐等练习后,便去公园快走。每周二、四、六骑行四五十公里来到北京香山爬几个来回,而一、三、五则会去打乒乓,保持双腿的敏捷。

  但显然,如此的坎坷和如此的坚强,还不足以感动老天。1993年,夏伯渝不得不面临又一次截肢。这一次,他失去了近三分之一的小腿。而三年后,年近50岁的夏伯渝被确诊为淋巴癌中晚期。“我不怕死,就是觉得有些可惜,我还是没能完成自己的心愿。”没有了腿,强大的心脏支撑起了他的精神世界。在化疗期间,夏伯渝也没有间断训练。经历了4次大手术之后,癌症病魔在之后的20年里,都没有扩散。

  不向命运低头,夏伯渝向珠峰再出发。2014年攀登珠峰时遭遇雪崩,2015年遭遇地震,夏伯渝两次幸免于难。2016年差一点就能登顶时,又遭遇暴风雪。2018年5月14日,69岁的夏伯渝戴着一双不锈钢假肢成功登顶珠峰。劳伦斯领奖台上,他感慨:“我来迟了,但它,终于接纳了我。”

  不歇的前进者

  这些年来,夏伯渝的选择一直让人佩服,又叫人不解。难得的是,家人一直站在他的身后。截肢后,30出头的他相亲认识了出身书香门第的妻子。他的自信,他的阳光,弥补了意外带来的缺陷。姑娘的父母,也接纳了这个不一般的大龄青年。从此,他登山,她做学问;他倒下,她相扶持,相濡以沫,共同成长。“可以说,我的妻儿成全了我的梦想。”成功登顶后,夏伯渝开始弥补这些年对家人的亏欠。他常常开车带着家人自驾游。“以前他们在背后支撑我,现在我要到台前陪伴他们。”

  不过,一生华彩都交付大山的夏伯渝怎会就此“收腿”?他已经开始了“7+2”计划的第一步。订好机票的夏伯渝计划5月时挑战欧洲最高峰厄尔普鲁士,虽然与珠峰相比,这剩余的六座山峰难度已不值得一提,但实现全部打卡也是相当困难。

  从摩纳哥回到北京,作为中国登山协会的工作人员,拥有众多粉丝的夏伯渝还将举行一个庆功宴,一如去年成功登顶珠峰。人们总想从他身上获取力量,“活着的每一天,都应该往前进一步。”他的京片子很柔和,很沉稳,他的眼神也不见悲喜,那是大山教会他的智慧——人世拘泥,天大地阔。 

  本报记者 华心怡  

  场外音

  玩 命

  ◆ 华心怡

  寻常人的70岁,爬个楼梯大概就算是运动。而70岁,没有腿的夏伯渝,却在极限的世界里一次次玩命。他图什么?

  几千米的高峰,迎面的冰粒和刮脸的寒风,这天堂胜景之下,牺牲了多少生命。命悬一线,大概便是如此吧。但即便明了所有可能的决绝与无望,仍有如此多的人义无反顾地踏上这条路。生与死,不再是世俗的考量与纠结。若非有过“会当凌绝顶”的经历,以及梦想超越生命的认识,是难以理解的。

  夏伯渝这一路玩命,几乎是有违“人性”的,但他又如此真实。当被问到如果知道自己会失去双腿,还会不会将睡袋借给队友,他毫不隐讳:“知道结果如此,那肯定不会了。”这个普通人,不走寻常路,并因此赢得世界荣耀,夏伯渝的意义,并不是在于让我们都去不顾生死,去挑战生命的极限。其意义在于,当生命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的豁达与坚持。

  玩命的背后,不是践踏生命,而是尊重生命,成全生命,以另一种方式丰富其一生不悔。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我和我的祖国长三角新奋进·特别报道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综合新闻·广告
   第A09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文体新闻
   第A12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5版:夜上海
   第A16版:夜光杯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19版:镜头艺术
   第A20版:设计之都
   第A21版:汽车周刊
   第A2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A23版:新民健康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4-21
老人与山
广告
新民晚报体育/文体新闻A14老人与山 2019-02-20 2 2019年02月2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