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阿兹台克战士身穿彩色缤纷的野鸡羽毛装饰,如翅膀般在身后震颤,从苏格兰爱丁堡城堡的大门里奔涌而出,以战舞的姿态面对周围的2万多名现场观众——让人们仿佛从眼下穿越回14世纪的墨西哥,200年后这一与印加文明、玛雅文明并称为南美洲三大古文明的遗存被西班牙人灭绝。
在去年英国皇家爱丁堡军乐节上,阿兹台克战士“复活”了,与捷克军乐团和英国皇家空军共庆两个团队成立100周年。而我们则可以在影剧院里,欣赏到这台融合文化、历史和军事,气象万千的军乐节表演。这也是爱丁堡军乐节首次以高清影像的方式进入中国。
看古文明“复活”
军乐,在远古时期,其实是一种“战术”,无论是铁器时代的爱丁堡城堡,还是中国戏曲脸谱的来源之一——骁勇善战、爱戴面具的兰陵王,他们在开战前,都是以一段压倒敌方气焰、震慑对手的歌舞来“吹响战斗号角”的。之所以军乐里还有不少鼓手,是因为不同的鼓点,暗含着前进的指令。待战胜之后,还要由军乐队奏响凯歌。
如今步兵冲锋已无需鼓点或军号来引领,军乐的战术需求减弱,但是礼仪和表演功能加强。常规部队编制仪仗队,表演的多为“行进管乐”,亦即在行进中吹奏管乐。
每年8月举行的爱丁堡军乐节的一大特色,就是“复活”古文明,并让观众感受到多姿多彩的各国古文明与当代文化的内在联系。例如,紧随阿兹台克“士兵”上场的,是墨西哥歌舞,那脍炙人口堪称墨西哥“另一首国歌”的《小可爱》立刻让全场观众明白墨西哥人的刚柔并济。而来自阿曼的军乐队则带来骑在马匹上的阿拉伯风貌。
看军乐团“两极”
军乐发展到当下有“两极”——美国空军仪仗队依然保持传统;瑞士巴塞尔的“最高机密鼓乐队”则堪比“达人秀”。美国空军仪仗队身穿深蓝色制服,除了队长之外,每一位军人手持二战时常用枪支M1式加兰德步枪。这种步枪重6公斤,每一位战士“耍花抢”的同时,刺刀也竖着。当两列战士面对面,队长从中走过时,解说员称之为:“九死一生的一段路。”
与之相反,连续6年参加军乐节的“最高机密”,始终以黑白两色为服装,扛着红色的国旗亮相。这支鼓乐队的表演更像是参加综艺节目海选的冠军队伍,最令人赞叹的是,鼓手的鼓槌一端和旗手的旗杆头,同时燃放出冷烟花。伴随着眼花缭乱的动作,冷烟花在空中划出璀璨且竟然整齐划一的轨迹。耳边有鼓声、眼前有烟花,声色俱佳。
事实上,如今的军乐更多有民间参与。例如此次参演的还有不少由工程师、教师等组成的志愿者乐团以及苏格兰当地中学的学生。人尽皆知的《友谊地久天长》(《Auld Lang Syne》)作为闭幕曲——这首苏格兰歌谣,由诗人罗伯特·伯恩斯于1788年为一首传播久远的歌谣填的词。1746年4月,英格兰军队在柯罗登沼泽大败苏格兰军队,并一度灭绝苏格兰高地文化,迫使苏格兰男性不穿代表家族的格子裙子,直至1788年才恢复……
因而,当身穿各色格子呢裙子的苏格兰军乐团和不是苏格兰的全球各地军乐团,最终都在爱丁堡城堡前的广场上,一同高歌、演奏《友谊地久天长》时,就显得意味深长、情感澎湃。
音舞戏剧
高清放映
● 上海:
2月21日19:00 拉尔夫·费恩斯主演莎剧《安东尼与克李奥佩特拉》 OMS剧场
2月22日19:00 皇家莎士比亚剧院莎剧《麦克白》 黄浦剧场
2月24日14:30 伊恩·麦克莱恩主演莎剧《李尔王》黄浦剧场
2月24日19:00 音乐剧《一个美国人在巴黎》 OMS剧场
2月28日19:00 芭蕾舞剧《天鹅湖》 兰馨悦立方小剧场
3月6日19:00 汤姆·希德勒斯顿主演莎剧《科里奥兰纳斯》 黄浦剧场
● 北京:
3月2日9:30 皇家莎士比亚剧院莎剧《麦克白》 国图艺术中心
3月9日9:30 法国戏剧《大鼻子情圣》 国图艺术中心
3月9日13:00 《悲惨世界25周年》纪念演唱会 尤伦斯艺术中心
3月9日18:00 英国皇家爱丁堡军乐节 尤伦斯艺术中心
● 成都:
2月24日 14:30 英国皇家爱丁堡音乐节 峨影1958电影城
3月10日 14:30 莎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峨影1958电影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