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此病毒常存在于病人的口、鼻分泌物中,通过飞沫传播,传染性极强,极易造成流行,老年人更需防范。据中国流感监测网络2019年监测数据表明,我国内地南北方省份流感活动水平呈继续上升趋势,且目前已进入流行高峰期,应予警惕。
流感常突然发病,出现头痛,发热,体温可达到39℃以上,头痛剧烈,双眼胀痛,结膜充血,鼻塞流涕,咽喉干痛,全身酸痛,经过3-5天后,体温很快下降而恢复正常。若体温持续不降,则有并发脑炎的可能;也有的患者表现不典型,症状很轻微,甚至不被发现,但老年人及小儿症状比较典型,病情严重。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人常将“普通感冒”与“流感”混为一谈,应注意区别:
普通感冒起病较缓,发热一般不超过39℃,上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咽痒、流鼻涕等比较明显,而全身中毒症状如头痛、全身酸痛、畏寒、发热等较轻,且传播也慢;而流感则起病急,体温常超过39℃,全身中毒症状较重,而上呼吸道症状较轻,传染快,往往会在短时期内使许多人患病。
对流感的防治药物很多,但疗效常不尽如人意,一是感冒病毒种类较多,二是病毒种类易于发生变异,一种特效药物应市不久,就因感冒病毒毒种变异而失效。若采用中药防治,疗效较好,不会因毒种变异而失效,也不会产生耐药性。介绍几则,供选用:
1.艾叶、贯众各10-20克(视房间大小而定),燃烧以烟熏而消毒居室,每日1次,连续3-5天。
2.10%大蒜液滴鼻,每日3-5次,每次2滴,连续3-5天。
3.野菊花,或鱼腥草、或蒲公英30克,水煎含漱或喷润咽喉,每日3-5次,连续3-5天。
4.连须葱白3根,豆豉10克,加清水适量水煎取汁饮服,每日1剂,连续3-5天。
5.生姜10片,连须葱5根,水煎取汁泡脚,每日1—2次,连续3-5天。
6.中成药板蓝根颗粒,每次1袋,每日2次冲饮,或中成药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2次口服,连续3-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