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给出三点建议:
一、忌偏离主题,翻陈事,算旧账 当下年过花甲的老人普遍有过漫长的人生道路,许多人经历了上山下乡、回城就业、企业转制下岗、子女求学、长大成家买房结婚、赡养年迈父母等诸多坎坷困难,难免与家人产生过矛盾和不快。虽然事过多年,一旦提及依然耿耿于怀,心里的怨气瞬间而生,难于平息。因而,要记住聚会主题是和睦,一切本着向前看的想法,踹掉包袱,轻装上阵,相逢一笑泯恩仇,何况互相之间伸出援手相助的事会比纠结多。
二、忌聚会次数过于频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和精神需求的变化,很多人退休后想起年轻时的同学、邻居、同事、朋友等,于是,想方设法找到各种联系方式,不辞劳苦地将大家聚在一起,回忆起当年故事,初期情投意合,非常激动,但时间一长,聊来聊去总是那些事,加上聚会从每年一次变成每季一次,还建立了通讯录和朋友圈,只要聚会均采取AA制,一般是每人100元起步,活动话题不多加上不堪负担,一些人开始悄悄闪退了,聚会失去了色彩。针对此,建议以每年一次为宜,平时可以互发微信祝福,千万不要影响到正常生活。
三、忌摆错身份,炫耀攀比 既然是友人相聚,那就都是相互平等的同道中人,一定不要摆错位置,不要涉及曾经身居何职、收入住房、孩子学历职务等都话题,更不能把参与者按照过去身份地位划定就餐席位,这样容易引发攀比之风。人曾调侃说:参加聚会,如同遭罪,倍感惭愧,心理崩溃。此话虽有夸张,讲得却不无道理。
笔者写了一首小诗,权且当作寄语送给老年朋友:虽然晚霞没有朝阳热烈,可光彩依旧绚丽灿烂,尽管深秋不如初春明媚,成熟的果实就是最好的人生宣言。敞开胸怀,享受温馨惬意的晚年…… 刘宝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