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深入调研、聚焦上海改革和发展主动献计出力……2018年是全面贯彻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十三届全国政协履职的起步之年。一年来,在沪全国政协委员们认真学习、提高站位,积极履职、做好“委员作业”,努力为国家、上海改革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尽心尽责显担当
在去年的全国两会上,黄震等14名委员提交大会发言25篇,提出“建立全社会协同共治的网络食品安全保障体系”“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等建议;林忠钦、王励勤两位委员走上委员通道接受采访。围绕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和政府工作报告、审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正案(草案)》和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等,有356人次在小组会议上和联组会议上发言,就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扶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等,提出意见建议1000余条。
王光贤等7名委员,8人次应邀参加全国政协双周座谈会,围绕“推进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问题”等议题建言资政。周汉民委员提出加强境外经贸合作员工和采购的本地化,王均金委员提出加强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建设,庄振文委员提出多措并举加大执行救助力度,李国华委员提出持续推进课程改革,黄绮委员提出着力提升劳模工匠地位建立家庭友好型社会,钱锋委员提出加强应用基础研究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瓶颈等意见建议,受到关注或采纳。
全体委员全程出席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各项议程。63名新任委员参加全会前学习活动。委员们出(列)席上海市政协各项履职活动1378人次。83名委员向全国政协提交提案275件。30名委员向上海市政协提交提案97件。37名委员向上海市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137篇,被采用编报53篇。
深入调研出实招
黄绮委员关注民生政策问题,她结合本职工作,通过大量走访调研,就 “完善监护制度体系”“‘一带一路’法律人才培养”“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的养老政策屏障突破”等主题,提出了有针对性解决办法。“我希望我的‘委员作业’是及格的。” 黄绮谦虚地表示,她要求自己时刻做一个有心人,做到“调研做得仔细、提案写得认真、反映问题充分”。
按照全国政协统一安排,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主题,董云虎主席率15名委员赴贵州省学习考察。在黔期间,考察团听取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情况介绍,赴贵阳市、黔东南州、铜仁市、遵义市等地,实地了解生态环境保护、大数据产业发展、生态农业园建设、生态文化传承、生态文明与民族经济发展、矿山生态改造等情况。
在深入调研、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委员们就短板和瓶颈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出实招,如进一步健全生态文明建设制度机制体系,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资金和人才支撑,提升精细化管理、特色化发展水平,加快推动省内市场与外部市场的互联互通,加快推动不同区域走出各具特色的城镇化发展路径,高度重视文化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中的作用等。考察成果以报告形式报送全国政协办公厅并反馈贵州省政协。
建言献策分量重
去年8月20日至22日,吴焕淦委员应邀列席全国政协常委会议,并以“关于改善中药重金属污染现状的建议”为题发言。
为了这国家议政平台上的12分钟,吴焕淦用2个多月做了充分细致的准备,先后请教了多名相关专家,并在中医药行业协会协助下,赴药材公司提取样品并进行分析。他的发言内容详实,广受好评。常委会议刚结束,他旋即参加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召开的对口协商座谈会,就基层卫生服务体系与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发言,他结合此前在本市中医药管理部门的调研所得,在又一个12分钟的发言里,详细介绍了上海10年间进行全国首创的“中医全科医生队伍建设”的经验。
在沪全国政协委员们围绕上海加快建设“五个中心”、卓越的全球城市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就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构建更高层次开放格局,提升民营企业活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等积极建言献策。除列席上海市政协全会、常委会议外,还积极参加各类调研、视察和协商座谈会等,提出大量真知灼见。谈剑锋委员提交的《关于加快引入区块链思想和技术优化营商环境的建议》等4件提案入选上海市政协年度优秀提案,黄震委员提交的《建议以自贸区推动上海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等5篇社情民意信息,得到上海市领导的批示。
截至昨天,市政协已收到委员提案145篇。关注罕见病防治、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等,成为冯丹龙委员提案的主要内容,她说:“我要在人民政协议政协商平台上提出更优质的有利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民众健康的建言!委员作业期待获得高分,更愿无愧初心。”这,也是所有委员的心声。
本报记者 江跃中 方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