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郊野大地
     
本版列表新闻
同济大学专家“智援”金山共建美丽新乡村~~~
同济大学专家“智援”金山共建美丽新乡村~~~
同济大学专家“智援”金山共建美丽新乡村~~~
同济大学专家“智援”金山共建美丽新乡村~~~
同济大学专家“智援”金山共建美丽新乡村~~~
     
2019年03月02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同济大学专家“智援”金山共建美丽新乡村
“乡村规划师”沪郊绘蓝图
范洁
  本报讯(首席记者 范洁)粉墙黛瓦、枕水而居,村口大树、小桥流水,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一样化,乡村发展要遵循自身肌理规律,而不是简单复制城市建设形态……近日,金山区漕泾镇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乡村规划咨询团队签约,5名规划、建筑、景观方面专家受聘为“乡村规划师”,在未来三年为漕泾镇水库村“定制服务”,共同探索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乡村振兴之路。

  同济大学专家与金山漕泾镇的结缘始于去年,水库村创建首批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确定“新江南田园”乡村振兴计划试点实施方案,提出“智力支撑”。经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牵线,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党委书记彭震伟教授领衔,姚栋、董楠楠、王红军、高璟等多名长期关注小城镇、乡村规划建设的专家共同参与。

  “乡村振兴的前提是建立城乡平衡对等的合作伙伴关系,应当首要关注乡村发展要素的有效配置,要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乡村特点和乡土味道。”彭震伟教授坦言,乡村规划不是一张图纸,乡村规划师应积极参与村庄发展事务,发挥专业知识促进乡村良性发展。

  农民安置点设计、河段驳岸和景观节点美化、村委会和日间照料中心改建……这些与村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乡村风貌,均出自“大咖”之手,由团队设计的水库村村民驿站、农民集中居住点一期南片区、村民中心以及核心区景观桥等都已投入施工,水库村村民陆磊直言,看到农民集中居住点一期的设计规划图后很是心动,这才下定决心向村里提交集中居住的申请,“期盼设计尽快能变成现实。”

  去年,村民耳目一新的的田园实验项目,也是“乡村规划师”的创意体现:让家长和孩子在田间搭起的“秋波”装置下体验“扎染手作”,制作香薰片,创作稻草人雕塑,与外国留学生游戏互动……通过多个项目的合作,同济大学专家团队对水库村的特点、风貌、乡风、民情等都深入了解,也为本地村民播撒了乡村规划的种子。

  根据《漕泾镇水库村乡村规划师工作办法》,团队将立足漕泾镇乡村风貌特色,参与规划编制与项目设计,发表规划设计咨询建议,提供驻场规划咨询服务等,做好村庄的空间、风貌、生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文化和产业规划的融合衔接,实现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和可持续发展。

  “乡村振兴,不仅需要资金支持,更需要智力支持。”市规划资源局乡村规划处负责人顾守柏表示,以金山漕泾镇为起点,不断探索完善“乡村规划师”制度,引导专业团队参与上海乡村振兴,建设匹配卓越全球城市的江南田园乡村,拓展上海未来发展的战略承载空间,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让美好蓝图变成美好现实,让美丽乡村承载美丽乡愁。”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新视界
   第A05版:新视界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郊野大地
   第A08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动态/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聚焦
   第A12版:聚焦/文体汇
   第A13版:夜上海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夜光杯
   第A16版:新民财经
   第A17版:新民财经/股市大势
   第A18版:理念分享/新民财经
   第A19版:新民财经/家庭理财
   第A20版:金色池塘
   第A21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A22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第A23版:新尚
   第A24版:广告/新民健康
“乡村规划师”沪郊绘蓝图
暗香疏影梅花香
广富林郊野公园迎来大型文创基地
崇明探索最严生态管控下现代农业发展
郊区新事
新民晚报郊野大地A07“乡村规划师”沪郊绘蓝图 2019-03-02 2 2019年03月0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