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
时代声音嘹亮
今年也是上海解放70周年。音乐节的开幕演出将推出《“我和我的祖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华诞主题音乐会》,展示70年来从“上海之春”舞台推出的上海乃至全国著名老音乐家谱写的音乐佳作。此外,《70华诞——上海经典舞剧片段展演》及音乐剧《九九艳阳》,也将集结一批深受人民喜爱的音乐舞蹈作品。
为纪念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诞生60周年,闭幕演出《上海音乐学院管弦乐团音乐会》聚焦乐曲《梁祝》,将由首演者俞丽拿的学生、第二届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第四名获得者陈家怡担纲独奏,并携手上海音乐学院管弦乐团共同呈现。在此基础上,还将演绎《梁祝》作者——作曲家陈钢、何占豪的其他作品,并进一步凸显“上海之春”传承经典的责任和使命。
码头能量升级
源头活力激发
上海正在打造 “亚洲演艺中心”,其文化大码头的能量正在不断升级。本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将与上交、爱乐乐团、民族乐团、上音、东艺等文艺院团、院校、剧场合作,推出9台名家名团演出。此外,还将引进以色列、法国、澳大利亚、奥地利、塞尔维亚等多国的杰出艺术家及艺术团体,举办7台国际交流演出。
同时音乐节还将充分发挥创作力量,9台高质量的原创新作音乐会和6台青年艺术家专场演出将展现沪上音乐新生力量。
长三角联动
新格局初现
本届音乐节还将举办体现沪苏浙皖四地不同文化气质和精神内涵的《锦绣中华——〈最忆是江南〉民族管弦音乐会》,以及体现上海发展轨迹和建设成就的《海上新梦·十三——“大江入海流”原创管弦乐作品音乐会》《长三角地区专业舞蹈展演》《长三角地区手风琴巡演》等活动,促进长三角沪苏浙皖跨行政区域合作。
以“一带一路”文化互信为主题的《龚天鹏2019作品音乐会》和《敦煌与丝绸之路音乐会》,以及《“一带一路”国家民族手风琴艺术展演》,将进一步推动“一带一路”国家民族音乐的发展。 本报记者 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