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十里长街春风浩荡。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隆重开幕。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踏着春天的脚步,带着信心与民意步入人民大会堂,履行神圣职责,聚焦民生议题,谋划新时代改革发展大计。
上午9时05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健步走上发言席,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过去一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是本届政府依法履职第一年。我国发展面临多年少有的国内外复杂严峻形势,经济出现新的下行压力。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砥砺奋进,攻坚克难,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又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告别极不平凡的2018年,踏进机遇与挑战并存的2019年。总理坦率而又真诚的开场白,赢得掌声一片。
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扎实打好三大攻坚战、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改革开放力度、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回顾过去一年我国在十大方面取得的成就,报告中提到的许多细节,也是与会代表和全国人民的切身感受——房地产市场有效调控,“互联网+政务服务”,关税下降,高铁、高速、农村公路总里程大幅增长,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升,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但同时也是国内外环境更复杂更严峻,风险挑战更多更大的一年。思危方能居安。李克强用“困难不容低估,信心不可动摇,干劲不能松懈”为今年中国的发展定下基调——
“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拥有足够的韧性、巨大的潜力和不断迸发的创新活力,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十分强烈。我们有战胜各种困难挑战的坚定意志和能力,经济长期向好趋势没有也不会改变。”铿锵的话语,赢得会场内外一片掌声。
聆听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普通百姓最为关注的,是中央政府又为全国人民带来哪些政策大礼包和民生大礼包。
今年的礼包同样丰厚:全年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一般工商业平均电价再降10%;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今年大规模扩招100万人;两年内基本取消全国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移动网络流量平均资费再降低20%以上,在全国实行“携号转网”,规范套餐设置,使降费实实在在、消费者明明白白;降低并统一大病保险起付线,报销比例由50%提高到60%……李克强说,今年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加大,但基本民生投入要确保只增不减。这一颗“定心丸”,让代表委员和全国人民为之点赞。
“中国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是广大干部群众筚路蓝缕、千辛万苦干出来的。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成就中国人民的幸福与追求,还得长期不懈地干。”
当经济总量跃上90万亿元新台阶,“中国号巨轮”如何以更加强劲的动力驶向远方?正如总理所言——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 特派记者 潘高峰(本报北京今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