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快递企业一线快递员已突破300万人,外卖行业也拥有100多万名专兼职终端快递员,这一群体大多是来自农村的富余劳动力。 “快递、外卖企业在工资发放上,多数是采用‘计件制’,按派件量来计算薪酬,这就要求快递员只能通过多送货物来增加工资,因此有近一半的快递员每天工作10至12小时。”一方面是劳动强度大,另一方面,快递员的劳动权益却难以保障。
柴闪闪举了个简单的例子。“快递员大部分工作时间在骑行,多数公司会为他们购买意外保险,但很少缴纳社保中的工伤保险,一旦发生重大工伤事故,意外保险一次性赔付了事,而得不到工伤保险的有效保障。”此外,很多快递员急于在短时间内送件,违反交通法规,逆行、闯红灯、占用机动车道等成了家常便饭。还有些快递员为了“多拉快跑”,私自给电瓶车加装电池,电瓶车自燃爆炸的事件时有发生,给他们自身及周边行人安全带来很大隐患。
对此,柴闪闪建议,加大对快递员劳动合同签订和“五险一金”缴纳的督察力度,特别是要将工伤险纳入快递员必须参加的保险险种;推动企业制定合理的工资标准,通过对快递员的工作强度进行合理评估,对接单量、配送量进行控制和优化,完善配送绩效奖励考核制度。同时,他还建议,规范经营主体责任,加强对外卖行业的管理。
在权益维护方面,2018年,全国首家网约送餐行业工会——上海市普陀区网约送餐行业工会联合会成立,快递员在健康保障、权益维护上有了自己的“家”,这在柴闪闪看来是一个值得借鉴的模式。他建议参照这一模式,加快推进快递外卖行业工会组织的成立,用工会和企业集体协商的制度来更好地保障员工权益。 特派记者 毛丽君
(本报北京今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