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效综指直跌
上汽、东风、一汽、北汽、广汽、长安、吉利、华晨、奇瑞、江淮、比亚迪、重汽、陕汽、东南(福建)、庆铃、厦门金龙和郑州宇通等17家重点车企(集团),2018年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由2017年的561.81点下跌至529.76点,同比下降32.11点。其中总资产贡献率、净资产收益率、成本费用利润率、资产保值增值率、销售利润率和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数,均低于2017年水平。
增加值是国民经济核算的一项基础性指标,工业增加值是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17家重点车企(集团)2018全年完成的工业增加值7585.10亿元,同比下降4.01%。全年走势呈现为低开(1-2月的+1.49%),摸高(一季度+4.09%、1-5月高值+11.56%),而后一路直线下滑(上半年+7.01%、1-7月+5.15%、1-8月+2.15%、1-9月+1.89%、1-10月+0.43%),直至全年以-4.01%收局。
营收增幅降低
17家重点车企(集团)2018年营业收入前5个月逐步走高,增幅达13.67%;后7个月则逐月回落,上半年12.45%,前三季度8.34%,全年以3.99%的小幅增长收官。
2018全年营业收入41716.44亿元,同比增速低于2017年(9.90%)5.91个百分点。上汽、一汽、北汽、广汽以及华晨、吉利、重汽、比亚迪、陕汽、江淮、金龙和庆铃等12家车企(集团)的营收高过2017年,合计营收32794.50亿元,占重点车企(集团)营收的78.61%;东风、长安、奇瑞、宇通和东南(福建)等5家营收低于2017年,合计营收8921.94亿元,占重点车企(集团)营收的21.39%。
全年营业成本34052.73亿元,同比增长4.54%,高出营收增速0.55个百分点。销售费用1819.81亿元,同比增长1.25%;管理费用1997.76亿元,同比增长3.09%。营业成本、销售费用以及管理费用等,不降反升,均成为影响重点车企(集团)经效的因素之一。
利润滑入负增
17家重点车企(集团)2018全年利润总额3840.56亿元,同比下降2.52%,稍好于行业指标,收窄2.2个百分点。年内利润总额增长走势,1-2月-2.32%、一季度-4.95%、1-4月-14.37%、1-5月-1.21%、上半年+14.86%;前三季度增幅又回落到6.07%,较上半年下滑8.79个百分点,1-10月微增0.44%,1-11月返回负增长态势(-0.82%),直至全年-2.52%。重点车企(集团)利润由负增长转为正增长,主因是得益于投资收益(928.14亿元)同比增长21.22%,投资收益占利润总额的38.75%。全年利润总额下滑,是全行业汽车产销量低于年初预期,结束28年增长态势的结果,是行业整体经济运行不佳的结果,也是多方面因素叠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有宏观经济增速回落,又有车购税优惠期内市场的透支,还受中美贸易摩擦的消极影响。
整车销售减量
17家重点车企(集团)中,东风、北汽、长安、江淮、陕汽、东南(福建)、庆铃和郑州宇通8家2018年整车销售减量合计128.43万辆;上汽、一汽、广汽、吉利、华晨、奇瑞、比亚迪、重汽和厦门金龙9家2018年整车销售增量合计74.77万辆。
央企东风和长安两大集团整车销售下降,前者下滑7.03%、后者下跌25.58%;销量冠军、季军的上汽和一汽仅微增1.39%、2.16%,怎能支撑市场全局。增量和减量相抵,全年整车销售减量达53.66万辆,至年末,重点车企(集团)产成品库存资金1439.84亿元。
集团强行业强
事实证明,车企大集团强,汽车制造业方能强。大集团市场低走,汽车大市场低迷。国家统计局、商务部和发改委等部门年初分析汽车与国民经济关系时认为,汽车消费减弱、汽车行业失速,“下拉了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下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日前发布2018年全国机械工业经效业绩时称,全国机械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同比虽有增长,但两者增速分别回落3.42和8.56个百分点,均低于同期全国工业平均水平2.46和8.15个百分点。该联合会指出:“汽车行业增速放缓是机械行业增速低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的主要因素。” 张伯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