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打造“上海文化”品牌
在沪全国政协委员、上海芭蕾舞团团长辛丽丽说,作为文艺工作者,如果自己不去了解、不去深挖、不去采风,就创作不出好的作品。她认为,文艺创作一定要走进实践深处,要用心去感受,要用灵魂去碰撞,与时代同步伐。“现在原创特别难,特别是对我们芭蕾舞来说,但是做好一部红色经典的作品,就可能对这个时代产生非常好的作用,值得去努力,就像我们的《白毛女》一样。”她表示,接下来要好好学习、认真领会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努力打造“上海文化”品牌,与长三角文艺工作者合作,共同创作出反映江南文化的优秀作品。
文艺一定要扎根于人民
“人民创造了历史,文化艺术扎根人民才有生命力。红色文化是中国人民在革命实践中创造的,是中国革命文化的精神标识,我们的文艺作品要接地气、反映真实生活,红色基因一定不能变。”在沪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歌剧院艺术总监魏松说,总书记自从在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之后,时隔5年再次对我们文艺工作者作出了重要指示,也肯定了5年来文艺战线取得的成就,但对我们也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魏松说,我们文艺从创作到演出一定要扎根于人民,一定要以人民为主。“好的作品给人民,人民也会热爱你。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我们要在文艺创作上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将其与海派文化密切结合起来,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文化作品,向祖国和人民献礼。”
“无论对我们的艺术创作,还是艺术教育,总书记的讲话都非常有指导性。”全国人大代表、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说,他对“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人民、描绘人民、歌唱人民”这句话印象深刻。“我们的文艺创作一定要反映我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一定要扎根于人民,要为人民歌唱,为人民创作。”
对外来文化要有鉴别力
在沪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章义和表示,总书记说,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就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一对文化文艺、社会科学高度评价的话,每读一遍都让人感到振奋。“总书记将培根铸魂的任务交给我们,我们一定要坚定文化自信,建立自己的话语体系,要对外来的文化有鉴别能力,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社科研究坚持“四个自信”
“总书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社科院副院长张兆安说,做中国的社会科学,还有个立场观点问题。“中国是个开放的国家,不同国家的社会科学理论,其中一些精华,能够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结合起来的,我们要积极吸取,但是要特别强调我们自身的理论观点,理论的自主性、独创性。”
张兆安说,要把坚持“四个自信”作为社会科学工作者研究的重要遵循,只有这样,研究的立场才会更准确,研究的观点才更符合中国实际,理论研究的精华成果也能更好为整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