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3:文体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格尔尼卡》以“拼图”形式首次登陆
~~~《格尔尼卡》以“拼图”形式首次登陆
~~~《格尔尼卡》以“拼图”形式首次登陆
     
2019年03月13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毕加索”再来上海
《格尔尼卡》以“拼图”形式首次登陆
乐梦融 徐翌晟
■ 《格尔尼卡》展区空间示意图
  本报讯(记者 乐梦融 徐翌晟)“毕加索”是看不够的。后天起,以“战争与情感”为主题的毕加索艺术展将在上海展览中心东二馆举办,举世闻名的毕加索代表性巨作《格尔尼卡》将以独特的“拼图”形式首次登陆上海。

  持续一个月的大展,将目光聚焦到这位艺术天才艺术创作的晚期,总计有81件毕加索代表性真迹版画作品集中亮相。作为此次展览中的核心展品、创作于1937年的《格尔尼卡》虽然不是原作,却以“拼图”形式分解图示了毕加索原作中各个元素。所谓“拼图”形式就是将毕加索原作中各个元素进行分解图示,比如牛、鸽子、摔倒的人等等,是毕加索最初创作过程的每一个步骤的诠释,每个图的诠释都代表了一个元素的细节和象征。乍看之下它甚至并不是一幅“好看”的作品。原作画面由黑白灰三色组成,视觉感官打乱了惯有的欣赏习惯。它的奇妙之处却在于,即使不懂抽象艺术,当你站在它面前时依然能够感受到战争带来的恐惧。毕加索在创作之初曾为黑白画面着色,此次展览恢复到了彩色形式。

  《格尔尼卡》原作收藏于马德里索菲亚王后国家美术馆,毕加索运用立体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风格揭露了纳粹对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无辜平民的大规模轰炸,反映出战争带给人类的深重灾难和人们对和平的渴望。毕加索以半写实的、立体主义的、寓意的和象征的形象,揭示法西斯暴行,尽管是一些使用线条构成的几何形人物,但观众可以心领神会其情感内涵。

  此次展览由上海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协会与嘉泰拍卖联合举办。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全国两会·要闻
   第A03版:全国两会·焦点
   第A04版:全国两会·焦点
   第A05版:全国两会·新民眼
   第A06版:全国两会·话题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3·15专版
   第A10版:综合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专版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夜上海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0版:民间收藏
   第A21版:设计之都
   第A22版:新民健康
   第A2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4-21
   第ZF02版:中缝12-13
“毕加索”再来上海
别注水,让芝麻变成芝麻糊
广告
新民晚报文体新闻A13“毕加索”再来上海 2019-03-13 2 2019年03月1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