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接瑞士友人发来有关他家乡、一个依山傍水美丽小城的照片,不禁勾起我对在瑞士伯尔尼和洛桑度过岁月的回忆。大家知道,瑞士面积仅4万多平方公里,人口600多万,但在世人的眼里,它可是个富裕、安宁、美丽的国度。只有当你在瑞士生活较长时间,你才能看到它的全貌。其实,它是个有高有低的社会。
瑞士有几高:一是高科技。身为发达国家的瑞士,高科技自不待言;二是高质量。瑞士国宝手表的质量无疑是其杰出代表;三是高工资。瑞士的年人均收入位居世界前列,高达三万多美元。比如苏黎世的小学教师的年薪,最高的有七万多美元;四是高消费。我认识一个在伯尔尼电台工作的单身女士,她做两份半职工作,月薪5000多瑞郎。听说我当时的奖学金只有1000多瑞郎,她吃惊不已,问我这日子怎么过。原来她一个人觉得这些钱还不够花,每到月底总觉囊中羞涩。我问她如何花钱,她说一周上几次馆子吃饭,几乎天天泡咖啡馆,每年要去旅游和滑雪一次。五是高福利。瑞士的高福利主要体现在失业救济金、度假费、十三个月工资制、交通方面的国家补贴(如火车连年亏本,但不会因此减少车次)等方面。六是高民主。瑞士实行“直接民主”,关乎全国的事情则要进行“全民公决”(投票)。
瑞士有几低:一为物价低。有人会疑惑,瑞士物价世界一流,怎能说低?且慢,物价的高低不能看绝对数值,而要与收入相比。正确的算法是要看它与月平均工资的占比。二为污染低。瑞士是个“花园之国”,是个幽静宁谧的世界、小巧玲珑的“人间天堂”:噪声少、工厂少,绿化遍地,污水处理好。三为建筑低。若以是否拥有多少几十层高的摩天大楼为发达国家的标准,那末瑞士可以说是个“山野小村”。伯尔尼大学的几幢二十层高的学生宿舍,足可称霸瑞士首都所有的建筑。但它们备受诟病,因为它们破坏了伯尔尼建筑讲究低矮和谐的美好传统。四为出生率低。说来也怪,越是人口少的国家,出生率越是低;越是鼓励生育的国家,老百姓越是不肯生育。瑞士人口仅为上海户籍人口的三分之一左右。多少年来,要不是外国移民的高生育率,瑞士的人口岂能“保本”。五为灵活性低。在“办事死板”的名声方面,瑞士人与德国人是“难兄难弟”。他们办任何事都按部就班,循规蹈矩。最典型的是烧菜,手持菜谱,分量用天平称,时间靠定时器,结果烧出来的菜味道却很难恭维。六为动手能力低。世间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现代化、电脑化、网络化固然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也使人渐渐丧失了动手能力。在那里,我亲眼看到了一位大学女职员,竟然不会调换打字机色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