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裂变印,搞篆刻者大都会联想到我夏宇,裂变错位已成我篆刻的个人符号之一。
在如何看待创新裂变印的问题上,除极个别提出异议外,大都认为这是给传统篆刻艺术注入了新风(更有同道认为是篆刻新派)。
然异议在哪?
异议者认为非我原创,而是学战国时期的古玺中拼合式玺印模式,即一枚玺印被分割成几部分,使用时进行拼合。以及是滑石印出土物中有两个毫不相干硬凑一起盖印所形成的图式。
异议者恰恰没注意到这两类古印式与我的根本性区别在哪?
古印是分裂不联体,在合并盖印时须对齐不得错位,所盖之印蜕须呈现不错位的整体完整状态。而我之裂变印恰是反其道而行之,在完整不分裂的印面上特意创作出裂变错位,使印蜕显现出裂变且错位的不完整状态。因此,我之裂变印完全不同于古印。
那我裂变印创作的真正灵感的来源在哪?
来源于生活!
因为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最好老师。但让生活能化为艺术语言,这又需要有敏锐之眼感悟之心。
裂变印之“裂变错位”取之于生活中各种断裂与折叠错位现象,如青铜器范线、纸张褶皱、火山岩石的错位石纹、镜子破裂影像错位等。
现实生活中的破裂错位在常人眼里可能是缺陷,对我而言这恰怡是一种与众不同的艺术美!
篆刻印面通过裂变错位使原来二维变成了三维立体视觉空间,同时印面的不完整也可能更吸引观者去思考、去想象印面的完整,因为观者会按自身观象之纠偏经验,让不完整的视觉影像实现完整。同时也可借助释文让观者把裂变错位的印面完整化,在增加观者读印时间的过程中,让读印更有趣味性与参与性。
我也希望裂变印能给观者带来更多的新奇与思考。
传承传统固然重要,但艺术的创新发展更重要。今天的创新经典必将成为明天的优秀传统,创新将是我永远的创作动力,我不会仅局限于某一类篆刻形式的探索,而更乐于用不同的篆刻作品形式来体现作品内涵,力求形式千变万化且气息相通。
所以,我裂变印之探索目的也不在于能否成新派,而在于想让更多的篆刻爱好者通过我的裂变印去发现传统篆刻还可以这么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