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4个项目,斩获4枚金牌(男子200米、400米、800米和1500米自由泳),且成绩全部达到东京奥运会A标。孙杨在本届冠军赛上交出的成绩单可谓亮眼,但就在不久前,他还因为赛场内外的一系列风波,数次被推上风口浪尖。在如此短时间内,这位中国泳坛的代表人物究竟是如何找回状态的?
历经风雨 心理渐成熟
自打孙杨首次亮相国内赛场起,围绕着他的话题和争议就未曾间断过。出色的成绩让孙杨迅速成为中国泳坛的宠儿,并收获了无数支持者。然而一旦走出泳池,孙杨就会暴露出自己性格中的另一面:时常情绪失控,自我约束力不足,甚至还因为生活琐事与教练和身边人“交恶”……“在泳池里是世界冠军,出了泳池就是个没长大的孩子”的评价更是不胫而走。其实上述种种现象,归根结底,还是由于孙杨心理的不成熟。
在今年的全国游泳冠军赛上,孙杨变了。赛前面对热情的支持者,他不再是以往那个略微有些“高冷”的奥运冠军,甚至主动与观众交流,开始真正变身为“邻家男孩”;赛前的孙杨也不再心事重重的模样,反而与教练和队友说说笑笑;赛后面对媒体的提问,他也慢慢摆脱“一碰就哭”的魔咒,尝试用更适合的方法释放压力,习惯在聚光灯下生活的感觉;即便在谈及竞争对手时,“中国队长”也收起了从前的口无遮拦,给出的评价中肯而客观。这些都似乎表明:经历了风风雨雨后的孙杨,终于开始走向成熟了。
重回师门 训练更刻苦
竞技体育终究还是要靠成绩说话。孙杨能在今年的全国冠军赛上表现得如此强势,自然与平常的努力训练分不开,而这一切,都要从他重回恩师朱志根门下说起。
去年年初,孙杨主动提出,希望能与昔日的师父朱志根“再续前缘”,后者最终被其诚意打动,这对历经风雨的师徒再度携手。作为国内最熟悉孙杨的教练,朱志根为其制定了富有针对性的训练计划。“我们合作了很多年,朱志根教练对我非常了解,且拥有丰富的大赛经验,他一定会给我带来帮助。”事实证明,孙杨的选择是正确的。在去年的冠军赛和亚运会上,此前状态不佳的“大白杨”,已经有了复苏的迹象。
但雅加达的胜利并不能让孙杨满足。为了进一步提升竞争力,“大白杨”在去年冬天对自己下了“狠手”。当时,他跟随教练团队在新加坡训练。为了避免与新加坡国家队的训练时间产生冲突,孙杨只能利用有限的时间,去完成那些既定的“任务”。“当时我每天大概要在两个半小时内,完成8000到9000米的训练量,强度和密度都是相当大的。”孙杨透露,日复一日的大运动量训练,甚至一度让他感到绝望,“当时真的想从水里直接出来,实在太累了,感觉已经撑不下去了。”他随后补充道:“但一想到明年的奥运会,就还是咬牙顶了下来。”
去年雅加达亚运会游泳项目的最后一个比赛日后,斩获4金2银的孙杨说:“希望能用自己的坚持,去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激励大家去取得更多的荣誉。”如今,他信心十足地表示:“以现在的状态练下去,我相信自己会在东京奥运会上,让大家眼前一亮的。”
本报记者 陆玮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