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悼念逝者、寄托哀思、慎终追远,很多人从记事起就把为烈士扫墓作为生活中的保留项目。从去年开始实施的《英烈保护法》,更为我们纪念英烈、保护英烈名誉和传承中华民族精神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事实上,从全世界范围来看,各国都极为重视对英烈的缅怀与爱国主义教育,因为这是民族精神里的“神圣领地”。
立法维护英雄主义
在中国,颂扬英烈事迹的传统自古有之。土地革命,中央苏区就采取修建红军烈士陵园、建立红军烈士纪念塔、优待帮扶烈士家属等方式,弘扬烈士精神,激励后人。新中国成立后,每逢清明节前后,各地普遍组织中小学生、机关干部等到烈士陵园扫墓,很多群众也在清明节期间自发祭奠革命烈士。
立法方面,1950年,中国先后颁布《烈军属优待暂行条例》《革命军人牺牲、病故褒恤暂行条例》等四部法规,基本形成烈士褒扬工作的法律体系。改革开放后,1980年6月4日,国务院施行《革命烈士褒扬条例》,调整烈士褒扬金标准,统一烈士遗属一次性抚恤待遇标准与烈士子女享受的教育优待,初步建立科学规范的烈士褒扬体系。1995年7月20日,国务院民政部颁布《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管理保护办法》,规定烈士纪念设施的保护和管理。2011年7月20日,国务院重新颁布《烈士褒扬条例》,进一步弘扬烈士精神,抚恤优待烈士遗属,以适应新形势下烈士褒扬工作的实际需要。
近年来,网络上对于革命英烈种种抹黑、栽赃的谣言甚嚣尘上,侵害烈士名誉的行为时有出现,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甚至影响到中华民族的精神传承和国家民族的凝聚力。有鉴于此,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于2018年4月27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并于当年5月1日起开始施行。
新的立法重点加强了对于烈士名誉保护、先烈精神宣传、革命传统教育等方面的规定,与此前维护英烈遗属权益的相关法律法规一起,共同形成了对于革命英烈全方位的保护、宣传和教育的法规体系。同时,对于各种造谣、污蔑、歪曲、丑化、亵渎烈士事迹和精神,甚至美化、宣扬侵略者和侵略行径的行为也做出了明确的处罚规定。
著名作家郁达夫曾说过:“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奴隶之邦,一个有英雄而不知尊重英雄的民族,则是不可救药的生物之群。”通过推出《英烈保护法》以及一系列褒扬、抚恤英烈的法律法规,将更有利于提高国民崇敬英烈、捍卫英烈名誉的意识,让民族记忆万世长存,让人民群众中的英烈事迹永远留存,维护中华民族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与创造力。
永远不许背叛英雄
每年5月9日,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也是俄罗斯的胜利日。2014年纪念胜利日的仪式上,俄总统普京说:“胜利日是俄罗斯人民胜利的象征,也显示俄罗斯将永远珍惜战争记忆,永远不允许背叛英雄。”2015年7月,俄罗斯成立“历史正名委员会”,主要负责向总统提交有关歪曲历史和诋毁俄国国家形象的材料,帮助总统制定反击政策。
多年来,俄罗斯把维护英烈荣誉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结合起来,尤其制定一系列法律,为社会共识保驾护航。其中,《卫国烈士纪念法》确认了属于保卫祖国烈士的情况、明确了纪念卫国烈士的方式,并在法条中明确损毁烈士墓地、纪念碑和其他纪念设施、侮辱英雄声誉的人将受到行政和刑事处罚。《关于苏联英雄、俄罗斯联邦英雄和光荣勋章所有获得者地位的联邦法》列出相关荣誉获得者应享受的地位和优待。《关于俄罗斯军人荣誉日和纪念日》的联邦法列出法定的军人荣誉(战争胜利)纪念日。此外,《俄罗斯联邦刑法典》还单列了为纪念反法西斯斗争或反法西斯烈士而建立的雕塑和建筑物、或反法西斯战争参加者的墓地进行侮辱和损坏行为的刑事处罚细则。
2015年4月,新罗西斯克六名女生在伟大卫国战争纪念馆旁跳起热舞,引起社会哗然。当地检察机关以“行为不检”罪名追究其中五人的法律责任,三人被捕,两人被处罚金,另有一名学生的家长被罚款。俄罗斯《观点报》认为,这是对英雄“不敬”的惩罚。俄罗斯阿斯特拉罕曾发生五人熄灭烈士墓“长明火”事件,按照相关法令,肇事者被判处五年监禁。
虽然在苏联解体前后的一段时间里,俄罗斯英雄们遭到少数人抹黑、污蔑与攻击,但总体上,俄罗斯人仍保持对英雄的崇敬。去俄罗斯旅游的人会发现,无论红场附近的亚历山大花园无名烈士纪念碑,还是胜利公园的二战胜利纪念碑,常有新婚夫妇在纪念碑前摆放一束鲜花。在喜庆的日子里缅怀那些为祖国献出生命的先烈,对俄罗斯人来说,这是一件严肃而体面的事。出于对历史和英雄的尊重,每当遇到重大节日和战争胜利日时,许多参加过战争的老兵也都戴上勋章,到纪念碑和“长明火”前伫立哀思。他们认为,荣誉、祖国和责任的概念已深深融入俄罗斯民族的血脉。
触碰底线的代价
1865年结束的南北战争,让美国人深刻了解统一国家意识的重要性,为此全面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其中包括在全国范围内设立百余座国家公墓,专门用于安葬为国献身军人及其他为美国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士。1868年,美国设立阵亡将士纪念日,美国众议院共和党领袖詹姆斯·A·加菲尔德(后为总统)发表演讲,为这类活动定下基调:“我们不知道这些人承诺了什么,甚至一句话,一个字。但我们知道……因为对祖国的爱,他们抛弃所有私心杂念,坦然面对死亡,他们的爱国主义和美德永垂不朽。”去年的阵亡将士纪念日是5月28日,美国福克斯新闻网在评论文章《自由来之不易》中大谈爱国主义,称阵亡军人“不是因为他讨厌面前的人,而是因为他喜欢他身后的人”。
纪念日属联邦假日,所有非关键政府部门、学校、企业及其他机构当天都休息。传统上,从黎明到中午,美国各地降半旗,许多人去公墓或纪念馆参加纪念活动。历年的官方纪念活动中,美国总统和各大媒体都会发表大量宣传、纪念这些为国献身的英雄,以及他们的精神。
为保护和宣传英雄,美国制定诸多法律和法条。2000年12月,总统克林顿签署《全国追思时刻法案》,旨在激励美国公众在阵亡将士纪念日和全国追思时刻参加各种纪念活动。2006年5月,美国国会制定《尊重美国阵亡英雄法案》,禁止阵亡英雄葬礼举行期间及前后一小时在国家公墓管理局下辖管理的任何墓地入口90米范围内进行示威抗议。
经过百余年的教育和宣传,美国人也形成自觉维护英雄名誉和纪念场所的习惯与传统。2012年,美国一名女子在阿灵顿公墓前竖起中指,还拍照炫耀,遭到整个美国社会的抵制,愤怒的网友发起倡议,要求她的雇主立刻辞退她。而她的雇主得知此事后,立刻将其开除,雇主还专门发表声明,一是与她划清界限,二是向公众道歉,声明中写道:“那些为了美国人民的幸福生活而付出生命的男男女女,应该获得我们最崇高的敬意!”
不忘先烈 人之常情
对于英烈的纪念和名誉保护,各国都有不少举措。英国设立了阵亡将士纪念日,定在每年的11月11日,即一战胜利日。在每年烈士纪念日到来之前,民众几乎都要戴上一朵小红花,此外,大街上还有不少人以募捐名义在售卖这种花,捐款所得都会给生活困难的退伍老兵或伤残军人。犹太历以珥月的4日和5日,分别是以色列的“阵亡将士纪念日”和“独立日”,以色列全国在这两天举行隆重的活动,以庆祝国家诞生并纪念为之付出的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