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首次集中亮相国博 观众可免费参观
~~~首次集中亮相国博 观众可免费参观
     
2019年04月25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796件意大利返还流失文物回到祖国
首次集中亮相国博 观众可免费参观
潘子璇
■流失文物首次集中亮相,值得期待 国家博物馆供图
  本报北京今日电(驻京见习记者 潘子璇)历经漫漫12年回家路,今年4月10日,796件流失意大利的中国文物艺术品到达北京,重回祖国的怀抱。昨天下午,“归来 意大利返还中国流失文物展”在国家博物馆拉开帷幕,796件文物首次集中亮相。

  古朴浑厚的马家窑文化红陶罐,线条流畅的汉代茧形壶,形制完整的唐代武士立俑,独特雅致的宋代黑釉瓷,刻画精细的清末至民国紫砂壶……尽管历经漂泊的沧桑,它们身上仍保留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烙印。

  据专家介绍,796件文物艺术品主要是源自我国甘肃、陕西、四川、山西、河南和江苏等地的出土与传世文物,时代跨度从新石器时代至民国时期,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

  其中,丰富多样的新石器时代彩陶、纹饰精美多姿,为研究史前社会风貌提供直接的物质资料;数量众多的汉代陶器,造型古朴浑厚,是汉代辉煌灿烂文明的缩影;具有代表性的唐代骆驼俑、马俑、人物俑,承载着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历史信息。

  此次意大利向中国返还的796件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时间跨度长、分布地域广、器物种类多,保存状况较为完好,为研究中国历史相关时期的生产生活场景、精神文化面貌、文明发展进程等提供了实物见证。

  此次返还是中意两国根据国际公约和两国政府间打击和预防文物非法贩运双边协定开展的首次成功实务合作,不仅是两国文化遗产合作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更为国际合作开展流失文物追索返还贡献新的典型范例。

  该展览将持续开放至6月30日,观众可以免费参观。

  相关链接

  12年坎坷“回家路”

  2007年,意大利蒙扎地区保护文化遗产宪兵队在巡查当地文物市场时,发现大量疑似非法流失的中国文物艺术品,次年向中国驻意大利使馆通报其作出的暂扣决定。中国国家文物局得知相关信息后,立即启动文物进出境记录核查、组织开展文物鉴定研究,认定这批文物艺术品大部分为中国出土文物,其所有权属于中国,且均未获得合法出境许可,因此依据相关国际公约向意方正式提出文物返还要求,同时提供了详细的文物鉴定意见和法律依据报告。 

  之后,案件进入长达十年、复杂曲折的司法审判过程。2014年,意大利米兰法院通过刑事审判,确认中国政府对该批文物艺术品的所有权,后因持有人上诉,文物返还程序中止,案件转入民事审判程序。中国国家文物局根据意方司法审判程序的变化,会同中国驻意大利使馆,积极配合意大利司法部门继续开展诉讼活动。

  2018年11月,米兰法院作出将796件文物艺术品返还中国的最终判决,中意两国文化遗产主管部门随即启动返还文物的确认接收工作。

  2019年3月23日,在习近平主席、孔特总理的见证下,中意两国代表在罗马交换了796件文物艺术品返还证书。4月10日,这批流失海外多年的中国文物艺术品抵达北京,重回祖国怀抱。

  驻京见习记者 潘子璇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特别报道
   第A05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特别报道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广告
   第A08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09版:专版
   第A10版:社会新闻·专版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体/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上海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新民环球
   第A2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A23版:新民健康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2-23
知产保护为营商环境撑起一片天
796件意大利返还流失文物回到祖国
新民晚报要闻A03796件意大利返还流失文物回到祖国 2019-04-25 2 2019年04月2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