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特别报道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4月25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新闻中心寻丝路印记
方翔
  “没想到在用餐的地方,既可以看到古老的帆船模型,也可以看到嫦娥四号以及中国高铁的模型。”一位来自非洲的记者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是了解中国文化、感受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好机会,我们充满了期待。

  位于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的论坛新闻中心,成了本届高峰论坛期间,中外记者的“家”。据介绍,本届高峰论坛吸引4100余名记者参会报道,包括境外媒体记者1600余人。为了让来自不同国家和时区的记者们更好地报道,从4月26日早6时至27日22时,新闻中心将41小时不间断运营。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新闻中心总面积约1.1万平方米,主要设有综合服务区、媒体公共工作区、媒体专用工作区、新闻发布区、文化展示区等8大功能区。其中,媒体公共工作区设有记者工位546个,提供中英文公用笔记本电脑210台,满足媒体记者现场办公需求。

  在新闻中心里,丝路文化的印记随处可见,以现藏于北京故宫的《丝路山水地图》为蓝本,在静态长卷上叠加动态元素、以多媒体形式呈现的动画片,重现了古丝绸之路上的风土人情和繁华兴盛;中国高铁、“嫦娥四号”等图片以及模型,展示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建设成就;马尔代夫的中马友谊大桥等图片,让人们看到了“一带一路”建设取得的实实在在的成果。

  此次,新闻中心还提供了5G应用展示。各国媒体记者可以体验5GWiFi超高速上网、沉浸式VR以及在带有“一带一路”LOGO的卡片上远程签名留念。

  特派记者 方翔 (本报北京今日电)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特别报道
   第A05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特别报道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广告
   第A08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09版:专版
   第A10版:社会新闻·专版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体/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上海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新民环球
   第A2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A23版:新民健康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2-23
一带一路谱互联互通合奏 百花齐放绘共享共荣长卷
日本企业要做“圈内人”
丝路独行,比风景更美的是人心
在新闻中心寻丝路印记
新民晚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特别报道A05在新闻中心寻丝路印记 2019-04-25 2 2019年04月2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