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2:多彩中国/新民海外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4月28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本手冲咖啡师上海打造“朋友家”
子翕
■ 中山惠一在为客人冲泡咖啡
  2010年,日本的中山惠一先生和他的上海太太家铭来到上海。次年初,在闹中取静的湖南路开出了第一家手冲咖啡店。8年过去,这家咖啡店还静静地在原地候着新老顾客。虽然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了他们家的手冲咖啡,也有一些投资客游说扩张,但都被中山夫妇婉言谢绝,到目前为止,他们只在兴国路和浦东前滩CBD开出了两家分店。中山说,我们不刻意追求把规模做得多大,对我来说,冲出一杯完美的咖啡,比赚钱更重要。

  被东京的一杯咖啡打动

  中山夫妇的咖啡馆,是朴实的木质装修。平时,店里的繁忙时间是下午三四点,晚间7点半咖啡店便打烊,周末营业到10点。

  烘焙咖啡,是中山每天的工作。店里的三十多种咖啡,都出自他的手。尽管来上海已经近十年,太太还是个上海人,中山仍不太会说中文,但他基本能听懂。

  十多年前,当时还是上海一家日企员工的家铭,与到上海出差的中山惠一相识相恋,家铭随中山回到日本,成了全职太太。有一天,中山夫妇走进东京的一家老夫妻开的咖啡店,点了一杯不加奶不加糖的手冲咖啡,两人的舌尖被这杯咖啡俘获了。

  有一天,中山在一家书店翻到一本关于咖啡烘焙技艺和故事的书,再次被深深打动。他们夫妇决定,开始学习咖啡。从烘焙,到冲泡,他们买了大量书籍和器材,学习、研究,甚至跑到离东京3小时车程的轻井泽,拜师日本著名的咖啡烘焙大师小野善造学习烘焙和冲泡技艺。两年之后,中山回到妻子的家乡上海,开了一家自己的手冲咖啡店。

  台湾客人打“飞的”来喝咖啡

  2010年的上海,星巴克、Costa等咖啡连锁品牌已遍地开花,其间零星有些独立咖啡馆散布于街头巷尾。纯粹的手冲咖啡,对很多人来讲还是很陌生。

  夫妻俩跑了上海很多地方挑选店面,最后相中了湖南路一处仅二十多个平方米的小门面。这里地处市中心,却又是闹中取静之处。他们给咖啡馆起名鲁马滋(Rumors),源于印尼语“朋友家”的意思。他们希望客人来到这儿,就像到了朋友家里一样轻松、自在。2011年初,鲁马滋开门营业。

  中山的咖啡馆拥有世界各地著名的咖啡,从非洲到南美,甚至有十分难得的蓝山咖啡。凡是来过的客人,都对中山的手艺赞不绝口。“上海是很国际化的城市,外国人多,上海本地市民对手冲咖啡也有很高的接受度。”

  2011年的国庆节前,中山夫妇决定休息半天。不巧这天有一位客人从台湾飞到上海,直接从机场打车到湖南路,就为了喝一杯中山手冲的蓝山咖啡,没想到吃了闭门羹。这位客人时隔不久再次来到上海,在鲁马兹和中山夫妇谈及此事,让中山夫妇既惊诧又感动。

  慢慢地,这里也成了很多人经常来串门的家,就像鲁马滋这个名字的含义。

  愿帮助更多人开手冲咖啡店

  2015年,鲁马滋在兴国路开出了第一家分店,面积大了一些,还有一个阁楼,中山把烘焙设备安装在阁楼,这里便成了他的工坊。

  慢慢有了名气后,有一些投资人希望跟他们合作,扩大规模或者搞连锁。对此,中山夫妇十分谨慎。他们的咖啡全部出自中山之手,无法高产满足连锁店的需求。去年他们才在浦东前滩CBD开出了自己的第二家分店。

  谈及未来,中山说,他正在考虑把自己这么多年积攒下来的经验写成一本书。如果时机成熟,愿意帮助更多人开一间像鲁马滋这样的咖啡店。 

  子翕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特别报道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国际新闻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动态
   第A10版:人物/文体汇
   第A11版:夜上海
   第A12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3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A1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6版:文艺评论/星期天夜光杯
   第A17版:文艺评论/星期天夜光杯
   第A18版:上海珍档/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亲子
   第A20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新民海外
   第A22版:多彩中国/新民海外
   第A23版:新民海外/希腊
   第A24版:匈牙利/新民海外
雄安两岁了!
日本手冲咖啡师上海打造“朋友家”
韬奋楼
五一亲子游最热门
新民晚报多彩中国/新民海外A22日本手冲咖啡师上海打造“朋友家” 2019-04-28 2 2019年04月28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