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的全球范围内,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多边主义遭遇挑战,发展不均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在此情况下,中国坚持扩大开放,向世界展示了开放自信的中国向世界敞开怀抱、与各国合作共赢,为全球经济注入更多正能量。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将同世界形成更加良性的互动,带来更加进步和繁荣的中国和世界。”
过去一年,经济全球化遭遇波折,多边主义受到冲击,国际金融市场震荡,面对国内外复杂严峻形势,中国加快扩大开放的步伐始终没有停止过。一年的时间,一系列对外开放重大举措陆续落地,涵盖放宽市场准入、改善投资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主动扩大进口等多个方面。
中国用1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践行着对世界的诺言,向世界展示了全面加速对外开放的全新姿态,也推动自身经济更好地实现高质量发展。2018年11月10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圆满落幕,亮出了一张傲人的成绩单: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3600多家企业参展,40多万名境内外采购商到会洽谈采购,按一年计,累计意向成交578.3亿美元,这也为2018年系列对外开放举措完美收官。在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上,多国专家学者表示,中国发展惠及周边,体现大国担当,中国致力于推进改革开放的强烈意愿令人振奋。
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础就是信任,国与国亦是如此。今天的中国,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尽管成就辉煌,但前方还有一座座山峰需要翻越,还有一个个险滩等待跋涉。因而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宣布了中国将采取的一系列重大改革开放举措,而“一诺千金”无疑显示出我们更加重视对外开放政策贯彻落实。
“一带一路”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就是要在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上建立一个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必将促进国际政治经济新格局的构建和发展,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了新的推动力,对全球经济的持续发展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些年来,“一带一路”的一项项令世人惊叹的成果,体现的是一诺千金的中国行动。
“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但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在完成总体布局、绘就一幅“大写意”的基础上,推动“一带一路”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绘制好精谨细腻的“工笔画”,让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行稳致远。 首席记者 方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