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以聚焦长江经济带战略支点建设背景下通州城市发展为主题的南通州发展高峰论坛在通州行政中心举行,来自财经大咖、产业专家、世界500强企业巨头、本土企业代表、国土、规划、建设等方面的专家近千人,共同探讨长江一体化战略形势下建设“沪上北大门”南通州的愿景规划,为通州出谋划策,贡献智慧。
今年恰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通州撤市设区的第10个年头。《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明确,上海大都市圈包括上海、苏州、无锡、南通、宁波、嘉兴、舟山在内的“1+6”城市范围群,是区域发展一体化的核心。目前,南通已陆续构筑对外立体交通大通道,而近水楼台先得月的通州总能尽享地利之便。
目前,通州正全力构建陆海空对外大通道,全域打通交通微循环,包括南通兴东机场、火车客货运站场、高速互通多处出入道口,以及正在加紧建设中的沪通大桥、锡通高速、盐通高铁、通张铁路、轨道交通,和未来将陆续启动实施的北沿江高铁、绕城高速、通扬运河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将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使得通州通南达北,成为上海大都市圈内的重要枢纽城市。可以说,南通要接轨上海、融入苏南,通州区作为第一方阵可谓首当其冲。
通州是著名的“鱼米之乡”“纺织之乡”“建筑之乡”。2018年,通州全区GDP达到1269亿元,蝉联江苏长江以北市辖区榜首,是名副其实的“江北第一区”。而在GDP领跑苏中苏北的同时,通州市民的“钱袋子”也是鼓鼓的。去年,通州区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8138元,同比增长8.5%。全区人均储蓄存款达到77113元,均高于南通与苏州的平均水平。在此基础上,通州还围绕“人文、生态、宜居”,积极打造人水共生、景城交融的空间格局,实现人居环境、功能品质、特色景观和人文生态全面提升,推动了城市开发建设和转型发展。
据南通市通州区区长凌屹介绍,当前通州正处在“一带一路”倡议和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多重国家战略的交汇点、叠加区,特别是南通正加快建设长江经济带战略支点,一幅包含空铁、江海联运、互联网三大枢纽的全国性交通枢纽蓝图正徐徐打开。而通州发展也正处于蓄势突破、跨越发展的“风口期”“窗口期”。美好的未来,灿烂的前景,需要通州各界人士的不懈努力,更需要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汲取先进的发展经验,开拓发展思路,提升发展能级。
凌屹表示,下一步通州将围绕建设南通中部新城的目标定位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思路,按照“一中心、四片区、百社区”的发展格局,统筹推进通州城区、重点镇和新型社区全面协调发展,着力提升产业发展、城市服务、交通枢纽三大能级,为建设长江经济带战略支点注入强大动能。 本报记者 唐闻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