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以人民为中心”也是重要的关键词之一。“以人民为中心”将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一带一路”发展的成果真正惠及各国人民,进一步满足各国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期待。
《联合公报》是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重要成果之一,相比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联合公报,此次的《联合公报》的亮点还是不少。
共建“一带一路”,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顺应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时代要求,顺应各国人民过上更好日子的强烈愿望。《联合公报》重申“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共同责任:促进和平、发展与人权,推动合作共赢,尊重《联合国宪章》宗旨的原则和国际法;共同目标:实现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和包容增长,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共同愿望:打造繁荣与和平世界的共同命运。这展现的是“一带一路”合作的真谛。
五年多以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互联互通架构基本形成,一大批合作项目落地生根,首届高峰论坛的各项成果顺利落实,1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从亚欧大陆到非洲、美洲、大洋洲,共建“一带一路”为世界经济增长开辟新空间,为国际贸易和投资搭建新平台,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拓展新实践,为增进各国民生福祉作出新贡献,成为共同的机遇之路、繁荣之路。展望未来,《联合公报》提出: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坚持开放、绿色、廉洁;追求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显示出在“一带一路”框架下,让一切合作都在阳光下运作,在开放、包容和透明的基础上推动构建全球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将为各方带来机遇,最终让各国人民受益。
中国有句耳熟能详的老话“要想富,先修路”。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五年多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程度不断加深,给各国带去了更多发展机遇:东非有了第一条高速公路、马尔代夫有了第一座跨海大桥……各方正努力构建基础设施、制度规章、人员交流“三位一体”的互联互通大格局。5年多来,中国同沿线国家共建的82个境外合作园区为当地创造了将近30万个就业岗位。“一带一路”务实推进,给沿线国家人民带来越来越多的获得感。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年多来,中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不断拓展人文交流的宽度和深度,为“一带一路”建设夯实民意基础,筑牢社会根基,沿线国家人民心灵距离日益拉近。这些成果充分说明,共建“一带一路”应潮流、得民心、惠民生、利天下。
在有关专家看来,机制保障是此次《联合公报》的一大亮点,其中提到将“定期举办高峰论坛”,虽然没有提到究竟举行的频率怎么样,但至少是说明还将举行,并将成为一个机制。共建“一带一路”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好伙伴越来越多,合作质量越来越高,发展前景越来越好,我们也对于未来的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更加充满信心。“一带一路”虽由中国倡议,但它真正属于全人类。
2017年5月,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达成279项具体成果。而今年举行的第二届高峰论坛,共举办12场推动务实合作的分论坛,还首次举办企业家大会,成果清单共6大类283项,可谓硕果累累。落实好本届高峰论坛各项共识,“一带一路”将更好地造福各国人民。
首席记者 方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