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1: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5月04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过的地图有100多份
叶大年
  叶大年

  1993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的春节茶话会上,我见到恩师钱伟长先生,他语重心长地勉励我:“科学家除了要搞好自己的科研工作之外,应该尽可能地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出谋划策。”在政协的大小会议上,听到许多委员关于民工潮和城市化的真知灼见,我作为一个地质学家,也应该为中国的城市化做出自己的一些贡献。城市化就必须弄清楚城市的当今分布规律以及城市的产生规律。

  我在浏览了德国城市地理学家克里斯塔拉的“中心地”的著作后毅然决定另辟蹊径,主要立足于地图来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我买来各种比例尺的中国地图(包括分省、分市、分县的)、中国的历史地图集以及世界各国的地图,用直尺和圆规在地图上比划,用各种彩笔描绘。我用过的地图有100多份之多。经过一年多夜以继日的努力,1995年我提出了城市对称分布的理论,这个理论的要点:在地图上的分布是有规律的,城市大小分等级,同一等级的城市是对称分布的,对称的形式有格子状分布(即平移对称)、左右对称分布、中心对称分布、旋转对称分布,全世界皆如此。根据这个规律可以预测什么地方可能出现新的城市,我在一些省市的党报上发表“长篇大论”作为建言献策,收到积极的效果。

  我的这些研究都是从长江下游的几个省份开始的。例如,我发现江苏每一个县城与6个县城相邻(即配位数为6),我又统计了“胡焕镛线”以东近2000个县,每个县的配位数平均值就是6,并用数学方法加以证明,就得到了配位数定律。2011年我的专著《城市对称分布与中国城市化趋势》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

  2013年8月,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向国务院作关于中国城镇化问题的汇报,会上有我简短的补充发言:中国的地级市呈现很好的格子状分布,这个各自的走向和中国的高速公路与高铁的纵横格子完全一致,是一种非常合理的分布格局,中国的地级市格子,在秦始皇的郡县制建立时就有了雏形,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地级市不能取消,它的发展有利于农民“就近城镇化”。在会上我展示了中国地级市格子状分布图,李克强总理饶有兴趣地留下了这张图。两个月后,李克强总理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大会上讲话时提到这张图。从钱伟长先生和我的那次谈话到“中南海献图”时隔整整二十年。

  我的本职工作是矿物学研究,但是人文地理是我的业余爱好,这种情怀应该是我和长三角在学术研究上的缘分吧。如果说与长三角人文上的缘分那就大了,有趣的故事还有很多,若有机会且听下回分解。

  十日谈

  院士的长三角情缘

  责编:杨晓晖

  上海人的工匠精神和创新思维使这座城市不断前行。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五四运动100年燃情新时代
   第A03版:五四运动100年燃情新时代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郊野大地
   第A06版:专版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人物
   第A10版:夜上海
   第A11版:夜光杯
   第A12版:夜光杯
   第A13版:金色池塘
   第A14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A15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A16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在肖邦雕像前欣赏肖邦音乐
高老夫子
但愿只是杞人忧天
书法
用过的地图有100多份
扫一扫,关注“夜光杯”
新民晚报夜光杯A11用过的地图有100多份 2019-05-04 2 2019年05月0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