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3:金色池塘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5月04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刘子枫:用心唱响《生命行歌》
马信芳
■ 刘子枫在《生命行歌》中饰演陈阿公
■ 《生命行歌》剧照
■ 刘子枫在《以革命的名义》中饰演列宁
■ 刘子枫近影
  □ 马信芳

  年前,一部聚焦临终关怀的原创话剧《生命行歌》在上海国际艺术节演出后,又前往北京在国家大剧院“春华秋实”的展演上亮相。这部现实主义戏剧作品的主演是曾获金鸡奖“影帝”的刘子枫。剧中,他饰演的“陈阿公”再获成功。前不久刚结束的第29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评比中,刘子枫精湛的演技征服了评委和观众,荣获主角奖。

  生命的最后一刻,你愿意亲人在冰冷的重症监护室里浑身插满管子过度治疗,还是愿意在温暖的舒缓病房安静走完人生之旅?对于走向老龄化的中国来说,安宁疗护不仅是医疗体系发展所需,更是对每个生命的敬畏与尊重。生如夏花之绚烂,逝如秋叶之静美。刘子枫在《生命行歌》中用心用情演活了陈阿公。我一直很想听听这位表演艺术家对这首“穿越生命隧道的啸吟行歌”的看法,在人生“最后一公里”的选择时,如何做有尊严的人,做有诗意、懂得审美的人。日前,我访问了81岁的刘子枫。

  佳作不断 演苍生百态

  刘子枫1963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20岁进入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当演员,一当就是15年。在中国这个最大的儿童剧院里,他最得意的作品是《以革命的名义》,他当了回“列宁”;在《霜天晓角》中,他又饰演了文豪鲁迅。

  1974年,刘子枫首次在电影《火红的年代》中“触电”。在《故乡春晓》《两个少女》等影片中,他的演技有了突破性的进展。而真正让他广为人知的是主演由黄建新执导的电影《黑炮事件》,剧中他饰演普通的工程师赵书信,一个毫无英雄气概的“受气包”。在1986年第六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评选中,他凭借这部影片摘得“最佳男主角”的桂冠。之后,刘子枫一直佳作不断,塑造了众多令人难忘的形象。2017年,德艺双馨的他荣获“第16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金凤凰奖特别荣誉奖”。

  “游五湖四海,会三教九流,演苍生百态,悟因果缘由。”这是他的座右铭,朴实的文字既展露出老艺术家深厚的文学素养,也总结了他的人生观与演艺之路。

  知父母恩 待己抱儿孙

  刘子枫告诉我,在出演的众多电视剧中,他十分看重的是生活伦理剧《我们的父亲》。剧中他主演父亲秦元生。这位堪称全职的父亲,有着三个进了城的孩子。他一直幻想把长大的鸡崽子保护在衰老的“翅膀”下。老父亲恳切、忍耐、善良的舐犊柔情,让我们由怜悯同情而至深深的景仰悲悼。

  我知道刘子枫是个“挑剔”的演员,他坦言,绝不想为了钱去演一些“蹩脚”的角色。确实,《我们的父亲》不像那些“骨质疏松”的长剧,它稠密而意外性的情节,长长短短、色彩丰富于剧中的“小品”给了刘子枫宽绰的创造空间。他忽而扬眉大喜,忽而狡黠神秘,忽而手舞足蹈。他得意处如吃红烧肉,沮丧时如咽苦胆汁。这是一部写父亲的戏,既是亲情的颂歌,又是一把解剖心灵的利刃。他是用心演给父母亲与他们的儿女看的。

  “要知父母恩,自己抱儿孙。”作为主演,刘子枫深有体会:“只有当自己做了父亲,或是做了爷爷、外公,才能真正能体会当初自己父母的恩情。所以,他奉劝那些为人父母的大哥、大姐们,‘儿女自有儿女福,莫为儿女做马牛’。要相信他们会成长,再不要包办替代,这既吃力不讨好,又不利儿女的培养。”

  面对死亡 唱“生命行歌”

  安宁病房,又被称为“舒缓病房”,是在全球多国已普遍推行的医护概念。它由英国护士桑托斯在1967年创立,为那些放弃治疗的病人们提供生命最后一程的服务,既让病人们免去了过度治疗的痛苦,又给病人及其家属精神上的抚慰和帮助,舒缓病房的功用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上海戏剧学院原创话剧《生命行歌》是根据上海金山卫镇卫生服务中心安宁病房的真人真事创作的。上戏诚邀北京国家话剧院知名导演查明哲加盟。查导凭借他的学识和风骨,睿智果断地把此剧定位为一首庄严的“穿越生命隧道的啸吟行歌”。

  刘子枫是第一位受邀演员。参演《生命行歌》这样一部极具现实意义的关于临终关怀的话剧,80岁高龄的刘子枫非但没有忌讳,反倒显得极为豁达,他饰演《生命行歌》剧中的主要人物陈阿公,这位在大西北甘肃山里教书育人一辈子、深得学生和乡亲们喜爱的老教师,耿直善良,孤身不娶,虽已患癌症晚期,却倔犟地拒绝过度治疗,定要保持有尊严、有体面地去见他那十年前已经去世,曾爱他、帮他的恋人。

  回归舞台 再享艺术魅力

  十多年前,刘子枫就萌生回归他敬畏并久别的舞台,想重享话剧表演艺术魅力的夙愿,但常叹没有良机。突然,母校邀请他,喜出望外之情实在难以言表。对剧本,刘子枫一说“千寻难觅”,是因为陈阿公是死之将至的老年病人,而他现在正是腿脚不便的八十老翁,日常的形体、声音和精神状态与角色很接近,不需要花很大力气就能与角色“合而为一”;二说“一见如故”,是对陈阿公的人生阅历和性格特征,到了他这把年纪,自己的、别人的、听到的、看到的类似认知和情感,有足够的体验积淀,他坚信自己完全能在舞台上做到专业性的“感同身受”和“情感再现”。

  在演艺界,刘子枫有个外号——“疯子”。“把子枫倒过来叫,可不就是‘疯子’?”他笑呵呵地说,自己对这个外号很满意。这一称呼,完美诠释了他对戏剧的认真、执着与痴迷。“首先要让人物活在自己心里,活在自己身上,才能最终活在观众心里。这是我追求的艺术趣味和境界。”刘子枫全力以赴投入戏中。为此,他跟随剧组去舒缓病房亲身体验,从接到剧本到整个排练过程,他与导演、剧组一同挖掘人物深层特性,去丰满、塑造具有独特心理情感的“陈阿公”。他感谢导演对他信任,为更好地塑造陈阿公这个角色,他将喜欢的书法、古诗词都用上了,甚至还用沙哑的嗓音喊唱“信天游”。观众称刘子枫演活了陈阿公,深深被一个有血有肉、有人文情怀的陈阿公所打动。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五四运动100年燃情新时代
   第A03版:五四运动100年燃情新时代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郊野大地
   第A06版:专版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人物
   第A10版:夜上海
   第A11版:夜光杯
   第A12版:夜光杯
   第A13版:金色池塘
   第A14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A15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A16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金色池塘
格言
刘子枫:用心唱响《生命行歌》
再谈老人与互联网
过好每个今天
新民晚报金色池塘A13刘子枫:用心唱响《生命行歌》 2019-05-04 2 2019年05月0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