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3:新民旅游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5月07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黄佐临在泰安路的岁月痕迹
沈琦华
  泰安路西起华山路,东至武康路,横跨长宁区和徐汇区。泰安路辟筑于1918至1921年间,初名“劳利育路”,1943年10月改今名。有着“中国萧伯纳”之称的著名戏剧家、电影艺术家、导演黄佐临就曾住在泰安路120弄卫乐园1号。

  与萧伯纳的友谊

  1925年,黄佐临赴英国留学,就读于伯明翰大学和剑桥大学。据黄佐临之女、著名导演黄蜀芹回忆,父亲黄佐临在英国求学期间,曾“不知天高地厚”地把自己写的一出短剧《东西》寄给萧伯纳。几天后,萧伯纳竟给黄佐临回了信。在《东西》的扉页上,萧伯纳亲笔写道:“如果想有所成就,千万不要去当门徒;必须依赖自我生命,独黄佐临创一格。”

  萧伯纳曾送给黄佐临一本相册作纪念,希望将来黄佐临回国后,有了满意的演出,可以把剧照贴在上面。黄佐临一生导演话剧百余部、电影十余部,与焦菊隐并称“南黄北焦”。然而,萧伯纳送的这本绿底金花的贴照簿中,始终没有一张照片。黄蜀芹回忆说,父亲生前曾说:“很惭愧,这个簿子仍是空白的。”

  1994年,佐临先生病逝于上海。黄蜀芹将父亲生前珍藏的3000余册英文书籍和140余件手稿、信件、文献、照片、著作等捐赠给上海图书馆,其中就有萧伯纳馈赠的礼物。

  家是排戏的舞台

  卫乐园是大陆银行于1924年投资建造的花园里弄住宅,内有3层花园洋房31幢。每一幢的建筑样式和格局都不一样,有法国文艺复兴时期风格、英国维多利亚风格、西班牙风格,每户人家都有一个近百平方米的花园。黄佐临住在卫乐园1号。

  新中国成立后,黄佐临先后任上海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院长和名誉院长,长达44年。“文革”结束后,黄佐临回到自己的老宅子,把家的一切恢复原样,包括地毯颜色、沙发格局,家又成了以前他排戏的舞台。

  文/图 沈琦华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广告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综合新闻
   第A10版:专版
   第A11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广告
   第A19版:夜上海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旅游资讯
   第A23版:新民旅游
   第A24版:旅游资讯
   第A25版:新民旅游·广告
   第A26版:旅游资讯
   第A27版:旅游资讯
   第A28版:旅游资讯
   第A29版:旅游资讯
   第A30版:旅游资讯
   第A31版:旅游资讯
   第A32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4-29
黄佐临在泰安路的岁月痕迹
广告
新民晚报新民旅游A23黄佐临在泰安路的岁月痕迹 2019-05-07 2 2019年05月0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