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文体新闻/文娱·广告
     
本版列表新闻
~~~明清古墨特展在南翔名士居开展
~~~明清古墨特展在南翔名士居开展
~~~明清古墨特展在南翔名士居开展
~~~明清古墨特展在南翔名士居开展
     
2019年05月14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房四宝为何藏墨最难
明清古墨特展在南翔名士居开展
乐梦融
■ 明隆庆龙香御墨
■ 清乾隆纶阁御墨
■ 清乾隆曹素功御制耕织图贡墨
■ 明崇祯吴元养赤水珠墨
  墨锭是中国书画最重要的创作原材料,然而文房四宝中要数“墨”的收藏最为“偏门”,易潮易裂的“脆弱体质”更是让博物馆绷紧神经,几乎不办古墨展。上周末,中国民间八位藏家联手将珍藏带到了嘉定南翔名士居展出,本周起观众可以去南翔欣赏难得一见的高规格古墨展。

  本次展览精选了自明代隆庆至民国时期的代表墨品100种,其中有御墨、贡墨、市品高级墨,更有不少文豪大儒的私家定制墨,品级之高,门类之全国内首见。西泠印社副社长童衍方为展览题名“正色流馨”。

  本次的展品,从制墨家讲,有明代制墨业的领袖级墨家程君房、方于鲁,有不见记载但工艺不让程、方的吴申伯。清代则有四大墨家(曹素功、汪近圣、汪节庵及胡开文)及其他诸名家。品级上讲,有乾隆朝的御墨,康熙朝的贡墨,各墨家市品高级墨,更有不少文豪大儒的私家定制墨。形制上讲,有超过500克的巨笏大锭,也有仅重数克的极小锭。

  墨的发明上溯西周,由于墨是消耗品,所以能传下来的古墨数量有限。时至今日,唐宋墨传世品已不可得见,能见到最早而又能使用的是明代制品。明墨汇集于全世界各大博物馆,总数不会超过1000笏,流传在民间的更是墨中珍品。本次展览中最古老的展品,便是明代隆庆年间的石绿色墨“龙香御墨”。

  据介绍,“正色流馨”明清古墨展将持续到5月26日。

  本报记者  乐梦融

  本版图片 南翔名士居 提供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广告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广告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广告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夜上海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1版:镜头艺术
   第A22版:设计之都
   第A23版:新民旅游
   第A24版:旅游资讯
   第A25版:新民旅游·广告
   第A26版:旅游资讯
   第A27版:旅游资讯
   第A28版:旅游资讯
   第A29版:旅游资讯
   第A30版:旅游资讯
   第A31版:旅游资讯
   第A32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4-29
温暖力量鼓舞年轻人
文房四宝为何藏墨最难
雍正故宫文物开馆亮相
广告
新民晚报文体新闻/文娱·广告A15文房四宝为何藏墨最难 2019-05-14 2 2019年05月1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