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庆祝上海解放70周年特别报道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5月27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天,听“朗读者”诵家书忆先烈
潘高峰

■ 主题活动重温革命历史,纪念革命先烈

首席记者 刘歆 摄

  今天上午,静安区上海商城剧院的舞台上,朗读者饱含热泪,大声诵读。

  遗爱般般在,勿忘缔造难。今天是上海解放70周年纪念日。上午,静安区各界群众相聚一堂,用独特的“诵家书,忆英烈”主题活动,重温革命历史,纪念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家,对于中国人来说有着最传统、最厚重的意义。这次家书诵读活动,选取了杨开慧、殷夫、宋公园四十三烈士等四组人物本人或后人的家书,其间蕴含着革命先烈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对党绝对忠诚的赤子之心。

  活动第一篇章“坚贞”,主办方邀请了上海毛泽东旧居陈列馆讲解员吴青为观众朗读烈士杨开慧的家信《给一弟的信》。1929年3月7日,毛泽东妻子杨开慧在《国民日报》上看到朱德妻子伍若兰被杀后挂头示众的消息,预感到处境的危险,她最放心不下的是几个孩子,不得不想办法安排好他们。

  “说到死,本来,我并不惧怕,而且可以说是我欢喜的事。只有我的母亲和我的小孩呵,我有点可怜他们……”吴青深情的诵读,充满对母亲与孩子的眷恋,背后却是视死如归的革命气概。读信后的交流访谈和越剧演唱,更让观众们透过历史看到一位坚贞不屈、纤弱却坚强、终身为爱为信仰而生的伟大女性。

  “左联五烈士”中的殷夫,曾就读于上海市民立中学。主办方专门邀请了民立中学学生诵读他写给对立阵营哥哥的新诗《别了,哥哥》。诗中殷夫婉拒了哥哥劝导,并将自己的信仰、追求和盘托出。作为“向一个阶级的告别词”,诗中既有兄弟间的手足情深,也袒露了一个为革命信仰献身无悔的战士襟怀。随后上演的小品《诗人与作家》,则为观众们讲述了鲁迅与殷夫的故事,生动再现了热血激昂的革命者形象。

  1949年5月,就在上海解放前短短十几天的时间里,丧心病狂的国民党反动派在宋公园分6批先后杀害了多名革命者,至今被追认为英烈的共四十三名。陈老就是其中遇难的一对烈士夫妻的儿子。节目尾声,71岁的陈老诵读了在上海解放70周年的日子里写给逝去的父母的一封特殊家信。

  “你们牺牲前曾留话给我,说:党就是我的亲人。而如今我要告诉你们的是,七十年过去了,党和人民依旧记挂着你们。感谢你们,感谢所有为国捐躯的烈士,感谢诸位无私奉献,换来了祖国繁盛之景。” 

  首席记者 潘高峰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庆祝上海解放70周年特别报道
   第A03版:庆祝上海解放70周年特别报道
   第A04版:庆祝上海解放70周年特别报道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中国新闻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文体新闻
   第A10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1版:文体新闻
   第A1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3版:夜上海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夜光杯
   第A16版:要闻
   第T01版:七十年:上海巨变
   第T02版:七十年:上海巨变
   第T03版:七十年:上海巨变
   第T04版:七十年:上海巨变
   第T05版:七十年:上海巨变
   第T06版:七十年:上海巨变
   第T07版:七十年:上海巨变
   第T08版:七十年:上海巨变
   第T09版:七十年:上海巨变
   第T10版:七十年:上海巨变
   第T11版:七十年:上海巨变
   第T12版:七十年:上海巨变
   第T13版:七十年:上海巨变
   第T14版:七十年:上海巨变
   第T15版:七十年:上海巨变
   第T16版:七十年:上海巨变
   第ZF01版:中缝8-9
今天,听“朗读者”诵家书忆先烈
父母牺牲在上海解放前夕 七十年后儿子画笔寄思念
用空白纸卷成话筒向敌人喊话
26位“90”后老战士应邀游浦江
《〈解放日报〉在上海创刊70周年》纪念邮资信封明发行
新民晚报庆祝上海解放70周年特别报道A04今天,听“朗读者”诵家书忆先烈 2019-05-27 2 2019年05月2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