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人基地”成“神经中枢”
近年来,美国与卡塔尔关系不睦,特朗普总统多次批评卡塔尔是“支持恐怖主义的幕后金主”。然而卡塔尔并不担心,因为美国挥舞大棒之后就递出甜枣,与卡塔尔签订100亿美元的军售合同。分析人士认为,白宫之所以面对卡塔尔如此纠结,一大原因就是乌代德基地。
美国中东问题专家布兰查德称,乌代德位于卡塔尔首都多哈西郊,始建于1992年,尽管该国空军很少,但卡塔尔坚持投资10亿美元,修建中东最高标准的空军基地,“旨在引来打赢1991年海湾战争的美军,为本国安全上保险”。果然,2003年,嫌沙特阿拉伯碍手碍脚的美国将驻该国苏尔坦基地的协防部队搬到乌代德,紧接着美国中央司令部前沿指挥中心、联合空中作战中心(CAOC)及美国空军第379远征联队都来到此处。如今,乌代德是美军在中东规模最大、价值最高的基地,常年部署1万人。
更重要的是,“乌代德有超过3800米的跑道,可起降所有型号的美机,”美国空军第379联队官网称,那里是美军在东半球最繁忙的基地之一,“每十分钟,就有一架飞机起降,这种频率几乎是全天候的。”事实上,落户的第379联队是美国空军规模最大、机型最多样的远征联队,编制飞机超过百架,“除运输机、加油机和侦察机外,该联队最耀眼的是B-1B‘枪骑兵’战略轰炸机,”布兰查德说,“2003年伊拉克战争和2011年干涉利比亚、2014年打击极端组织中,乌代德就是‘枪骑兵’大本营,该机由此将战力辐射到中亚、北非甚至高加索。”
乌代德还是美国空军指挥中东作战的“神经中枢”,一座花费6000万美元修建的要塞化建筑里设有CAOC,“云集来自美国各军种及盟国的军事人员,指挥系统堪称科幻,可调动在阿富汗、叙利亚、伊拉克等18个国家活动的美国或盟国空中力量”。
鉴于其重要性,卡塔尔和美国已决定展开扩建。“我们决心把乌代德变成美军的永久基地,”卡塔尔副首相兼国防事务大臣阿提亚说,尽管乌代德基地规模不小,但因驻扎的美军过多,一部分只能住在帐篷里面,“本次扩建将为基地增设营房和服务设施,改善驻军生活质量”。布兰查德称,扩建后,美军将能在乌代德存放充足的装备、弹药、燃油、配件、医疗器材及其他消耗品,那里势必成为美军在中东军事行动的“矛尖”。
低调保密二十多年
1991年海湾战争前夕,阿联酋是海湾各国中最不赞成美国对伊拉克动武的,可仗一打完,该国被美国军力镇住了,转而希望与美国建立牢固军事关系,代价是允许美军使用自己的哈弗拉空军基地。1994年,阿美缔结防务协定,美军开始进驻哈弗拉,但双方均对此保密,直到20多年后的2017年,美军才正式承认在哈弗拉有兵力部署。
哈弗拉距阿联酋迪拜约一小时车程,现有两条3600米跑道,先进程度在中东仅次于乌代德。然而美军入驻之初,哈弗拉之寒酸一度令美军直呼受不了,区区300人的食宿无法解决,更别提电视、桌球等美国人习以为常的娱乐器材了。1995年和1996年,极端分子在沙特连续袭击美军后,呆在阿联酋的美军为求安全,也被迫离开迪拜等大城市,向哈弗拉基地集中,阿联酋也开始投钱,改造基地。“尽管(阿联酋)未能及时修建足够生活设施,但他们提供了足够美军居住的帐篷和拖车,并在里面安装电视机、录相机和空调。”俄塔社称。
如今,哈弗拉基地的规模仍不如乌代德,此地的美军只有3500人,但它却是美国空军在中东利用率最高的基地之一,且是率先部署F-22隐形战斗机的海外基地。截至2016年10月26日,执行反“伊斯兰国”任务的F-22从哈弗拉出击716架次,创下该机海外基地出动架次之最。除作战外,哈弗拉还拥有乌代德比不了的“头衔”——美国空军在中东及至全球最大的航空油库。该油料库隶属美国空军第380远征联队,在沙漠地带配置25座巨型油囊,仅2016年就为美机输送燃油2.55亿加仑。“我们是美军头号‘加油站’,”第380联队士兵埃利斯说,“平均每天为军机加油38.3万加仑”。
除加油外,第380远征联队还拥有“全球鹰”无人机、U-2侦察机、E-3A预警机等,可执行情报搜集、监视侦察、空战指挥控制等任务。“值得骄傲的是,第380联队拥有代号‘领袖’(Kingpin)的情报分析与空战指挥控制中心,”第380联队指挥官查理斯·克罗兰准将说:“一旦中东开战,我们可通过‘领袖’控制战机,同时与乌代德保持联系。‘领袖’的存在,使我们能拨开(中东)战区迷雾,指挥战机更精确地交战。”
有报道称,美军数架F-35A战机已于近日飞抵哈弗拉,这是美军首次在中东部署该机。考虑哈弗拉距到伊朗仅300公里,伊朗全境均在F-35A作战范围内,此次部署确实有些“醉翁之意不在酒”。
最可能被牺牲的“炮灰”
中东小国巴林只有700人的海军,装备13艘导弹艇,实力在中东敬陪末座,但谁也不能因此忽视存在于该国的海上力量,因为美国海军第五舰队就落户于此。中东各国里面,美军在巴林的部署时间最长,1973年宗主国英国刚一撤军,美国海军就补位了,活生生把这个波斯湾弹丸小国建成“大兵营”。
美军在巴林最重要的基地是贾法勒海军基地及附属的麦纳苏曼港。海湾战争前,驻贾法勒的美国海军不足百人,港内停泊的舰船也很少,一打仗,这里立马迎来海运来的大量重装备,是美军在海湾重要的前沿基地。1992年,美巴签署防务合作协议,美军第五舰队在贾法勒基地成立,目前除第五舰队司令部外,贾法勒还驻有美国中央司令部海军司令部、中央司令部海军陆战队分遣队、特种作战指挥与控制分遣队等,可同时保障12艘美舰,并可容纳尼米兹级航母停靠,入驻美军约7000人,是美国海军在中东的大本营。
从贾法勒港出发,美国海军可随时监视波斯湾动静,轻易封锁曼德海峡、苏伊士运河和亚喀巴湾。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刚侵占科威特,最早做出反应的美军就是驻贾法勒的8艘军舰,它们抵近伊拉克海岸实施威慑。据悉,贾法勒还以训练和使用“动物士兵”闻名,2003年伊拉克战争期间,一些海豚就跟随第五舰队进行演练,担负发现伊拉克水下蛙人及排除水雷等任务。
美国“战略之页”网站称,尽管巴林贾法勒港在美军战略体系中地位重要,但五角大楼一直考虑为第五舰队搬家,“该港口距伊朗海岸仅150海里,完全在伊朗导弹射程之内,”网站称,“一旦(与伊朗)开战,第五舰队无疑是对方的靶子,伊朗有把握将其毁灭。”美国海军显然明白这一点,却以“耗资巨大,容易引起混乱”为由拒绝转移。有人戏称,“或许他们想让贾法勒乃至整个巴林扮演二战(遭偷袭的)珍珠港的角色”。 于晓晶 张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