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病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已成为眼科界防治工作中的重点领域。眼底由视网膜、眼底血管、视神经乳头、视神经纤维、视网膜上的黄斑部,以及视网膜后的脉络膜等构成,这些部位的病变统称为眼底病,例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老年性黄斑病变等。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中心主任、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执行主任许迅教授,同时还是全国眼底病学组组长,他在眼底病的学术研究和临床防治方面造诣颇深。爱眼日前夕,他呼吁中老年朋友重视视力的改变。相对于为人熟知的白内障、青光眼、老花眼,眼底病的知晓率低,很容易与其他常见眼病混淆,也容易被中老年人所忽视。但如果发生眼底病的典型表现,如单眼突然视力下降或者突发视物有黑影,应尽快赶往医院就诊,明确病因,对症处理。
事实上,眼底病在眼病中是发病率非常高的一种疾病。其中,视网膜静脉阻塞是仅次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导致视力丧失的第二大常见视网膜血管性疾病,目前我国约有740万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占所有眼部疾病患者28%,其继发的黄斑水肿是引起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视力损伤的重要原因。
许迅教授指出,视网膜静脉阻塞发病因素复杂,包括老年人常见的血管硬化、高血压、高血脂等因素以及年轻患者的炎症因素,而视网膜静脉阻塞事件发生以后,所有患者无一例外地伴随着视网膜缺血缺氧、炎症介质上调的过程。炎症因素在视网膜静脉阻塞引起的黄斑水肿病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抗炎自然而然地成为不可或缺的治疗环节。
既往的临床治疗过程中,也有针对炎症性疾病采用激素类药物眼内注射的历史。现在,专门用于视网膜静脉阻塞引起的黄斑水肿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的激素类药物——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已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在拥有全面抗炎疗效的同时,其缓释性能以及可生物降解的药物载体又提供了长效安全的保障。很多适用的患者可以优先考虑使用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包括无高眼压史的患者、已做过白内障人工晶体置换手术的患者、惧怕反复打针的患者等。
至于日常眼保健以及眼底病变的防范措施,许迅教授认为无外乎血压、血糖、血脂等“三高”的控制,起居作息的合理调整,包括生活和工作环境注意通风,保持一定的湿度,防止用眼疲劳,多多采用远眺和双眼热敷等保健措施等。他强调,每一个细小的行为改良都将对有效改善视觉质量发挥“蝴蝶效应”般的神奇效用,最终惠及人类健康。魏立 图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