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墩子挡路
方先生介绍,步行街起讫点为杏山路到兰溪路,在杏山路桂巷路的入口,几年前安装了6个路桩,其中一个为可升降路桩,剩下的均为水泥墩。
方先生说,2014年3月的一天晚上10点半,他73岁的母亲突发脑溢血不省人事,他马上拨打了120。急人的是,救护车到方先生家的途中,却被卡在步行街的入口处。方先生回忆,当时可升降的路桩上没有张贴任何联系方式,120救护人员和他都一筹莫展,最后只得车停路口,医护人员抬着担架进去。“后来120的救护人员一路指责我们怎么不叫人开锁。我也没办法,不知道应该找谁去。”方先生向记者诉苦,去年,其八旬老父亲开刀住院,开车回家经过这里同样不能进来,“全靠我背进背出”。
有急事该找谁
可升降路桩安装了,上面没有任何联系方式,附近居民不知能和谁联系,这让方先生质疑当地街道真是在做“表面文章”。他说,去年9月,他拨打了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反映该问题,今年1月,当地曹杨新村街道终于在他所住大楼门口和升降桩上张贴了联系电话,表示居民有需要可以拨打。
然而,事情还没解决。方先生说,今年2月他要搬家具时,拨打告示上的电话,不料电话另一头回答,“不知道升降桩这件事”。方先生之后又多次拨打了12345上海市民热线反映,但据他说,至今没等到回电。
门卫室有钥匙
5月28日,记者联系曹杨新村街道办事处,一位程先生解释,桂巷路一直以来是步行街,不允许车辆进出。他说,有市民向街道反映步行街上存在乱停车的问题,街道根据市民的意愿,才加设了这些路桩。
程先生说,现在升降路桩的钥匙放在曹杨物业的门卫处,两个地方相距不远。记者问,“门卫室是全天有人的吗?”对此,程先生称街道不能作保证,毕竟是曹杨物业公司的门卫室,“不过按道理门卫室应该是24小时工作的”。
5月29日,记者拨打了这个升降路桩上的电话号码。令人欣慰的是,经询问,如今门卫室是24小时工作的,只要有合理的原因,门卫室可以随时为市民升降路桩。
本报记者 夏韵 通讯员 余润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