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程碑
“这是中国资本市场开放进程中的一大里程碑。”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督委员会前主席沈联涛表示,从中国经济发展的角度,迈向高质量发展意味着中小企业走入科技创新的新时代。当资本市场要迈向高风险、不确定性增大的阶段时,监管者必须清楚界定好规则,要让科创企业明确底线,即不做假、不进行内幕交易。
沈联涛认为,市场波动性不可避免,关键在于如何应对波动性。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衍生,创新企业往往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他们的产品会不会成功,取决于市场考验。超过90%的创新型科技公司在前两年就会遭遇失败。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科创板注册制是一次改革试点,其中必然存在波动和风险。
降风险
为减少开板后的市场波动,上交所在确保投资者正确理解科创板可能存在的风险等多方面已做出努力。上交所理事长黄红元介绍,上交所保证投资者投资决策所需要的信息都能充分披露,这是注册制改革的核心。
上交所不断完善投资结构,建立了针对个人投资者的适当的进场门槛。黄红元称,将引导一般的小散投资者购买专业机构管理的基金和规模产品来参与市场。“符合适当性门槛的投资者,对科技股公司的理解和信息的把握要相对强一些。”
申万宏源证券有限公司董事长储晓明表示,科创板要起到“试验田”的作用,要从顶层设计来继续培育生态。完善法律制度是第一步,“我建议《证券法》为科创板注册制的推广和复制要留足空间。”
科创板实行的保荐机构“跟投”制度,通过激励和约束保荐机构来保障科创板试点注册制,在发达市场已有先例。构建一个强大的中介体系很重要。“内地的中介机构体系尚有两个不足,一是能力不足,二是职责边界不清晰。”储晓明补充道。
升信任
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瑞穗金融集团讲席教授王江表示,中国经济转型是在向以科创为引领的新的发展模式转变。科创的关键其实不是科创本身,而是金融。
王江认为,能在短期内带来市场价值的科创,实际上有两个重大的经济特征,一是巨大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和一般意义上的风险还不完全一样。二是需要长期大量资本的支持。而解决这样经济上不确定性的问题,金融给我们提供了很重要的手段。
199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迈伦·斯科尔斯指出,将金融和科技相结合至关重要,没有金融支撑,科技只能有限度增长,两者相辅相成。他表示,很多快速发展中的科技公司需要持续投入很高的资金成本,所以只能寻找私募基金收购。通过设立科创板降低上市门槛,对这些企业来说是非常好的消息。
迈伦·斯科尔斯对于科创板可能面临的诸多问题抱以乐观态度。他表示,或许一开始部分科创企业的市场价格会有较大波动,但市场要学会信任这些企业。从监管角度而言,监管机构也要清楚如何判断科创企业合理的失败风险。“这个市场不只有投机者,更有许多真正对投资感兴趣的人。”他相信,从长期看,中国资本市场一定能和海外成熟资本市场一样,实现资本的高效流通。
本报记者 杨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