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7月03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垃圾分类 “温度”跟“制度”一样重要
方翔
  “通过七年的研究发现,垃圾分类要获认可,社区里志愿者及值班很重要,人与人的沟通交流,比单纯信息传递更能让居民认识和开始垃圾分类。”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博士后李长军表示,“复旦大学与宝山路街道合作,在静安区爱芬环保科技咨询服务中心配合下,让不少小区的垃圾分类水平提升。宝昌路632弄有效捕获率91%,长信公寓有效捕获率近100%,新红厦有效捕获率80%,宏业公寓88%。”

  据介绍,有效捕获率是指称重干湿垃圾算出来的社区内正确分出来的湿垃圾的比例,“志愿者不是单纯的督导作用,而且通过上门拜访,与居民的平时交流,带头示范作用等等。”李长军所在的复旦大学可持续行为研究课题组,通过调研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社区,使用行为理论进行调研和类型划分,进而设计定制化干预措施。  在李长军看来,多数人都做好垃圾分类了,即使定时也不会引起居民大的对抗;但是如果定点分类后效果很差,定时投放是一个效率比较高的方式,“这主要原因有几个方面,一个是前面提到的志愿者的作用,社区内的志愿者只能在早晚高峰进行值班,但是很多居民会错开值班时间进行混合投递,影响社区垃圾分类实效;另一个是当垃圾分类做不到位时,社区保洁员既要打扫卫生又要二次分类,压力大,负担重,难以兼顾,导致垃圾房脏乱差,居民感受不好,更不会分类,形成恶性循环。所以‘定时投放+志愿者值班’堵住了‘走捷径’的居民,保洁员也会减轻压力,保持垃圾房的干净整洁,居民也会更加愿意接近垃圾房进行分类。”

  李长军建议有关部门在推动垃圾分类过程中注意前期沟通协调,充分听取居民意见,尽量采取先撤桶并点、再分类,最后根据结果来看是否定时这样稳步推进的过程,避免从不分类直接短期内过渡到定时定点分类。同时定时定点后的各种配套也要跟上,包括前期投放点、投放时间的选择和通知,延时投递点的设置,投放点的垃圾桶数量配置,保洁员的及时打扫和清理,与居民的反复交流和解释等。

  垃圾分类要得到积极响应,“温度”跟“制度”一样重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远比冷冰冰垃圾分类告知书,更能影响人们行为和意识的转变,进而推动着整个城市的垃圾分类进程。 首席记者 方翔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科创上海
   第A09版:专版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文体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5版:2019法国女足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6版:夜上海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0版:镜头艺术
   第A21版:创见
   第A22版:汽车周刊
   第A2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2-23
小琴童切磋技艺
吃进餐厨垃圾 吐出水可养鱼
垃圾分类 “温度”跟“制度”一样重要
市民动动指尖就能办业务
暑假学艺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6垃圾分类 “温度”跟“制度”一样重要 2019-07-03 2 2019年07月0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