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7月04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论语
填报志愿被“套路”,伤了谁?
邵宁
  邵 宁

  高考结束,填写志愿,不少家长求助于“万能的互联网”。上网一搜,“精准定位院校”“著名部属高校权威志愿填报专家组成团队”扑面而来,指导专家还分为“特约”“首席”“明星”“金牌”等层级……但如果点进去,就可能上了套。服务收费高得离谱——39800元起、5万元套餐,而且,这些没有一家来自正规的高校,全是商业APP、网站或咨询机构!

  昨天,教育部提醒广大考生及家长,这些高收费志愿填报专家指导完全是一种不规范的市场行为,其中不乏诈骗。为此,教育部、公安部已约谈百度、360等网站,规范高考志愿填报搜索。教育部的提醒十分及时,考生和家长要擦亮眼睛,千万不要在填报志愿的最后关头被“套路”。

  当下,高考对一个家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现在参加高考的孩子,都经历了千辛万苦。成绩发榜后,很多学生距离跨进大学校门,就只有“填志愿”这一步之遥了。对大多数并非学霸的考生来说,填志愿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只要有需求,就有人看到商机。近年来,一些商业机构涌入志愿填报指导市场。但是,教育部指出,目前没有一所高校与商业公司开展高考志愿填报指导的合作。那些包装出来的“专家”,其实并不熟悉高校,不了解专业,也不清楚志愿填报的办法。更可恶的是,百度、360等搜索网站因为利益驱使,成了这些高收费的商业机构的帮凶。

  填报志愿被“套路”,专家竟是“阿诈里”……这不仅伤害了十二年寒窗苦读的考生,耽误了他们的前程,还给家庭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损失,最终,也对全社会的升学大环境造成了损害。

  事实上,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都有正规的志愿填报指导服务,而且是免费的,考生和家长完全可以求助这些机构和自己的老师。当然,在填报志愿时,家长更应该结合孩子兴趣、爱好、特长来选择专业,如果能有一个恰当的职业规划,就更好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都市小区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2019法国女足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8版:夜上海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新民环球
   第A2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A23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2-23
举全市之力把浦东这张王牌打好
让百姓“家门口”就能配好药看好病
推进“三型两网”助力长三角一体化
深化合作交流共赢未来
填报志愿被“套路”,伤了谁?
新民晚报要闻A02填报志愿被“套路”,伤了谁? 2019-07-04 2 2019年07月04日 星期四